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18世纪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历史可以用时间和空间来分解.将18世纪的医学史从医学史的长河中分解出来研究,并不是要孤立研究18世纪这100年里医学的发展历程,而丢弃18世纪的前后联系.医学史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选择18世纪独立研究,目的是了解18世纪中西医学发展的特殊性,这其中不仅有医学史上的原因,还有历史学和科学史方面的原因.同时,通过比较研究,更有助于理解中西医学的异同,更好地理解18世纪的医学......
作者:甄橙 刊期: 2003- 01
-
慢性乙型肝炎辨证与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从五个方面,即: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与NK细胞的关系、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与红细胞及其他免疫功能的关系.指出,实证多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增强或接近正常;虚症多有细胞免疫降低,以脾胃阳虚型为突出.免疫功能的检测对证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孙学华;高月求;章晓鹰 刊期: 2003- 01
-
抗纤软肝中剂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胶原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从细胞分子学水平探讨抗纤软肝中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抗纤软肝中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ELISA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胶原含量;半定量法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间质胶原酶(MMP1)的mRNA表达.结果:抗纤软肝冲剂组细胞上清中的Ⅰ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1);能明显抑制细胞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P<0.01......
作者:周正;陈婕;张赤志;劳绍贤 刊期: 2003- 01
-
朱丹溪对老年医学论述撮要
朱丹溪为元代著名医家,是我国医学史上滋阴降火的倡导者,其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同时,丹溪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养生学家,其养生思想对祖国预防医学、心身医学及老年医学均作出了具大贡献.现就其对老年医学的贡献作一论述:......
作者:朱星 刊期: 2003- 01
-
钱乙儿科学术思想之特点浅释
钱乙对儿科学术思想之特点:其一明晰小儿生理特点;其二,确立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其三,化裁古方,勇创新方.后世河间派、温补学派、浊病学派都从钱氏学说中涉及了营养.......
作者:魏华娟;刘洪德 刊期: 2003- 01
-
从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研究态势
从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研究态势:中医学是认识医学规律的另一真理性途径、辨证论治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对两错误观点:中医学没有理论、中医药的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差,提出了质疑.指出,中医药研究应适应现代生活的新变化,提高诊疗质量的水平.......
作者:王鹏伟 刊期: 2003- 01
-
视觉思维的创造性与意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视觉思维是有别于言语思维和逻辑思维等非视觉思维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意象思维与视觉思维在本质上存在共性.本文通过对视觉思维及其创造性的介绍,联系广泛运用于中医理论中的意象思维,提出了加强对中医学生意象思维的训练,以培养其创造能力的初步构想.......
作者:阎晓天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 2 中药及针刺对血脑屏障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3 中药“扶正祛积汤”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NSCLC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 4 木丹颗粒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kv7.3基因表达的影响
- 5 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和意义
- 6 急腹症SIRS治疗中加用中药对细胞因子及其它炎症介质的影响
- 7 自拟祛痤汤治疗青少年面部痤疮82例
- 8 鹿茸结构成分及微量元素的研究
- 9 护肾痛风泰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35例
- 10 黄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1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 12 酪蛋白为底物测定豆豉溶栓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 13 仲景汗法探析
- 14 胃达舒免煎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 15 宋欣伟教授辨治干燥综合征新思路
- 16 基于Agent技术的中医诊疗模型探索
- 17 周维顺教授论肺癌证治拾萃
- 18 《伤寒论·自序》考略
- 19 雷公藤内酯醇对Wistar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
- 20 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