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张珍玉教授治疗经期延长特色摭拾
张珍玉治疗经期延长,以二至丸配阿胶以补血滋阴而止血,通过补血达到滋阴之目的.指出阴虚不等于血虚,血虚亦不等于阴虚,补血药都有滋阴作用,但滋阴药不一定补血.止血药不可过寒,应以辛寒药为主,寒则清热,辛则行散,既清热,又不碍血行.......
作者:魏凤琴 刊期: 2003- 01
-
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
北京市(44名)马在山方和谦王嘉麟王应麟危北海许心如许彭龄刘琨陈文伯陈昭定陈彤云李贵李乾构张炳厚张淑文张士杰宋祚民郁仁存周耀庭周乃玉周德安柯微君贺普仁赵荣莱高忠英高益民钱英柴松岩屠金城黄丽娟温振英裴学义魏执真颜正华程士德孔光一聂惠民王琦刘燕池王洪图姜揖君郭志强商宪敏吕仁和......
作者: 刊期: 2003- 01
-
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
卵巢早衰是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甚明了,也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临证旨在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提出肾虚血亏血瘀是表病的病机特点,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以期进一步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
作者:朱玲;罗颂平 刊期: 2003- 01
-
魄门的生理及其对疾病预后转归的影响考释
从三方面对魄门作了论述,即:魄门的生理、魄门排便调节在中医治疗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对疾病预后和转归的影响.......
作者:马赟;区永欣 刊期: 2003- 01
-
中医学与变态反应别解
中医学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数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与经验的总结,并在近代医学中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接受与运用.......
作者:李小慧;范恒;石拓;邱明义 刊期: 2003- 01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研究探要
认为西医疗法: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制裁激素、细胞毒剂、胸腺摘除、肠腺放疗、血浆置换、r球蛋白疗法.中医药疗法:脾气虚弱、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痰浊阻滞、肝肾亏损、湿热浸淫、气虚血瘀阻络及肾气浮越、肺虚痰壅型.......
作者:韩涛;周勇 刊期: 2003- 01
-
中药调节血脂异常的实验研究述略
中药调节血脂异常已明确有效成分的单味药:大黄、姜黄、甲壳聚多糖、油茶皂甙、红曲.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单味中药及提取液:松针提取液、人参、南葶苈子、郁金.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活血化瘀、化痰降浊、补虚祛邪,标表同治.指出,应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指出处方,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加强对复方中药的配伍组方规律的研究及量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英军;周学文 刊期: 2003- 01
-
脑梗塞的辨证分型及其证治述要
综述了脑梗塞的分型及论治.认为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研究缺乏科学的试验设计,双盲或单盲对照试验甚少,多数学者趋向于对脑梗塞综合性治疗.指出,早期治疗方面的研究近乎空白,今后需要加强.......
作者:武剑 刊期: 2003- 01
-
《伤寒杂病论》中灸法应用规律探要
对灸法的辩证应用,归纳为温阳散寒、温阳复脉、温经散寒、温阳举陷、温经回阳、温阳散寒通脉、回阳救逆.仲景用灸法,多用于治疗三阴证候.三阴证候,正虚为主,多表现为里虚寒证,故治以灸法,以取温阳散寒之功.......
作者:刘松林 刊期: 2003- 01
-
《金匮要略》脉学特色考释
从七个方面,即:以脉诊病、以脉鉴别疾病;以脉鉴别证候,以脉解释病机、以脉指导治疗、以脉判断预后,一脉多病,一病多脉等论述脉学特色.认为,依据脉象鉴别疾病,是仲景论脉特点之一.临证时,当脉证合参,方可诊断确切.......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中医药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其改革设想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对免疫指标改变的研究分析
- 3 推拿加肺俞穴拔罐法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效果
- 4 益肾安宫方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抑制素A、CA125、β-HCG、P、E2的影响
- 5 Th17细胞分化的自稳调节及其在中医体质研究中的应用
- 6 急性肾损伤标志物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意义及中医治疗
- 7 从中医角度对肝与衰老关系的浅析
- 8 清化瘀毒方对酒精性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 9 艾烟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10 《中医药学刊》周岁感怀
- 11 红花黄色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 12 血必净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系统评价
- 13 凉血北消疕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4例分析
- 14 GC-MS法测定紫穗槐果实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 15 拔伸类手法的起源及名称沿革
- 16 基于期刊文献和数据挖掘的帕金森病证候诊断方案研究
- 17 中医药调节胃癌炎症微环境的机制研究进展
- 18 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及复发率的影响
- 19 升降浮沉内涵及临床指导作用
- 20 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