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热瘀相搏是重型肝炎病理变化的关键探析
重型肝炎病情重、预后差,发病机理错综复杂,治疗十分困难,国内外近年来报导的病死率大多在60%~80%之间[1].对本病发病机理及提高其存活率的研究,历时半个多世纪,迄今仍是肝病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故对于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若能穷源竟委,既识得全局之常,又晓其中之变,将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的提高,兹就此作一探析.......
作者:陈卫平;刘涛 刊期: 2003- 08
-
金银花质量与生态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金银花药材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性.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对金银花4个道地产地和1个非道地产地的土壤进行了元素和有机质分析;对以上5个产地的药材进行了连续3年的动态采样,并用HPLC法对各产地药材中主成分绿原酸和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对金银花产地的气象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对金银花中主成分的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以探求影响其有效成分积累的主要生态......
作者:邢俊波;李萍;张重义 刊期: 2003- 08
-
中医理论与人类基因组的研究
根据近年对基因功能的研究资料,用气血脏象学说原理分析整理OMIM基因库,采用系统学的方法将人类功能基因分为正、邪气2个子系统,13个部件,47个元件,每个元件各分为生理性阳性基因座与病理性阴性基因座2部分.检索结果,因为任意2内脏或其它部件间有少部分表达相同的基因,所以如果一个器官其基因产物的表达量缺如时,则另一器官相同基因的产物量可补足其不足(相生);如一器官表达量过度时,则另一器官有时可抑制该......
作者:林乔;王米渠;吴斌 刊期: 2003- 08
-
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探要
目的:提议当前影响中药疗效的各种因素与解决办法.方法:整理名老中药师江照云老师的技术经验,对中药种植采收、运输保管、加工炮制、配方标准、煎药方法等一条线质量下降问题,以实例论证提出上述改进理由.结果与结论:归纳影响中药疗效二大因素即中药供求紧张与中药受到市场经济冲击之下,国家主管部门需帮助中药各个环节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中医药学.......
作者:柳献云 刊期: 2003- 08
-
辛荑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及其包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进行考察,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其包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40℃,油与β-CD比例1:7,包合时间40分钟.其挥发油及其包合物的乙醇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10nm处有一大吸收峰.结论:辛荑挥发油包含后使其微分化,为制剂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刘俊红;王洪志;李棣华;伍孝先 刊期: 2003- 08
-
烧伤液中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液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C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80∶20),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线性范围0.4~80.0μg·m;-1,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为2.24%,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为0.23~46.0μg·m;-1,平均回收率为98.36%,RSD为3.......
作者:易运辉;任志强;龙艾兵 刊期: 2003- 08
-
寒热药的相反相成配伍意义与作用
寒热药配伍是常见的相反相成的药物配伍方式,是阴阳互根原理在中药配伍中的具体运用.现将相反相成配伍的意义与作用探讨如下:......
作者:李淑彦;李大庆 刊期: 2003- 08
-
《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方法改革浅析
笔者就课程的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
作者:吴启南 刊期: 2003- 08
-
黄芪口服液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
目前地方药品标准收载的制备方法均为水醇法,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周期长.因此,笔者对其工艺进行了改革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适宜工业化生产采用.目的:研究黄芪口服液的佳生产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了水醇法和高速离心法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高速离心法制备的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均较水醇法高,且生产工艺简便。结论:高速离心法制备黄芪口服液值得推广。......
作者:马涵涛;谢秀娟;王颖 刊期: 2003- 08
-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态势评析
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公元前二世纪的中就有许多章节记载有关中药外治的内容.[1]晋代葛洪所著的中对黑膏药的制法、条件、用具都有详细的记载.此外,我国还有两部论述外治法的历史专著和<理论骈文>.[2]进入20世纪后,随着美国Alza公司东莨菪碱贴片(Transderm-Scop)1981年的成功上市,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赵全忠;史小月 刊期: 2003- 08
动态资讯
- 1 基于HPLC/DAD/MS的降压复方决明提取物入血成分研究
- 2 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构研究进展
- 3 酒制山茱萸水煎液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4 王春林教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经验
- 5 金银花质量与生态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 6 固精丹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4例分析
- 8 补肾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
- 9 宁心复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痰瘀)型快速心律失常150例
- 10 人参皂苷Rb1 Rg1与5-氟脲嘧啶对地塞米松诱导S180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 11 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 12 杨少山名老中医脾胃病诊疗经验撰要
- 13 冠心合剂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 14 367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 15 流感病毒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相关因子研究评述
- 16 参乌冠心颗粒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VEGF与IL-6的影响
- 17 椎体成形术后再发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 18 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疗效评价方法探讨
- 19 血疗中药并用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20 舒金克喘胶囊止咳祛痰平喘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