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补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探析
李英琳
关键词:补气活血, 气虚血瘀型胸痹
摘要:冠心病,中医称之为胸痹.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常见于中老年人.在各种症型的胸痹中,以气虚血瘀型为多.现将补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之体会,介绍如下:1气虚血瘀型胸痹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气短,动则甚,心前区隐痛或刺痛,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入夜尤甚,或多汗、心悸、心慌、舌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舌体胖大,脉沉细或结代.2气虚血瘀型胸痹成因气虚血瘀的成因不外两种:其一,久病不愈致气虚血瘀;其二,中老年人本身生理性衰老是患各种疾病的温床.研究表明:中老年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使全血粘度增大,从而改变了细胞、血小板的凝集性,由于血液粘度大,而血管内皮又不光滑,因此会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造成微循环障碍(即血瘀),故临床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人在微循环检查中会有微血流缓慢、微血管畸形、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等.由此可见,气虚血瘀相辅相成是一种病理改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