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褐孔菌属药用真菌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纂要
刘玉红;徐凌川;王建平;田景振
关键词:褐孔菌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摘要:褐孔菌属(Xanthochrous)系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出自<中国的真菌>(1963年版)一书,系邓书群先生1963年以Polyprous属分出的一新组合属[1].综述了Xanthochrous、Fuscoporia、Phellinus、Inonotus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况.有关褐孔菌属化学及药理文献报道为数不多,主要集中于10个种左右,从中分得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和多糖,药理作用多是对P.linteus进行了免疫作用和抗肿瘤研究.同属及其近缘属其它真菌类是否具有药理活性.有效成分如何,尚需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