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芦根及其混淆品菰根的鉴别研究
目的:提供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来区分中药饮片芦根及其混淆品菰根,以确保两药的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分别采集芦根和菰根两者的药材标本,进行性状和显微构造观察,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芦根及菰根在表面颜色、断面、内表面、气味等性状及横切面显微和粉末显微等方面都具有差异.结论:芦根及菰根在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等方面的特征,补充和完善了两者的鉴定指标,从而避免两者的混用、误用、代用,确保临床用药正确、安......
作者:蔡卫军;郑珊娇 刊期: 2017- 01
-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TNF-α、IFN-γ、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kinase,JNK)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lβ,IL-1β)的作用,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平......
作者:王述菊;马骏;王彦春;龚元勋;余沛豪;王中明;王琪;王彬 刊期: 2017- 01
-
瘿瘤的中医诊疗理论框架的沿革和浅析
瘿瘤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历代中医文献对其均有记载.瘿瘤,名为一症,实则二病,实际上是瘿病与瘤病的合称,由于瘿瘤的共同特点均表现为机体组织的肿块,故在历代医籍将二病合称为“瘿瘤”.研究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对历代医著有关瘿瘤病认识理论和临证意义较大者进行归纳和总结,尤其对其中具有纲领作用的内容,进行提炼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瘿瘤病诊疗理论框架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从因、机、证、治多个方面以深化中医学对......
作者:陈旭冯;许斌 刊期: 2017- 01
-
葛根钩藤复方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研究葛根钩藤中药复方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葛根钩藤缓释片.采用正交设计以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HPMC规格与用量、乳糖用量对释放度影响显著,当以22%的HPMCK4M为骨架材料,18%乳糖为稀释剂时,制剂具有良好的12h体外释药特性.结论:葛根钩藤中药复方缓释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药......
作者:吴卫;唐丹;宋柏力;谭相端 刊期: 2017- 01
-
甘草中甘草酸的粗提工艺研究
目的:正交优化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酸含量的测量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液固比和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表L9(34)优化甘草酸的提取工艺.结果:建立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考察5个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甘草酸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液固比为8:1,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为1h).结论......
作者:万嘉洋;张宇燕;黄平;范红晶;丁志山 刊期: 2017- 01
-
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对女性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来自2006年2月-2011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痰湿内阻型患者113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基本理论,采用温针灸联合耳针施治,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患者肥胖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作者:闫利敏;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7- 01
-
地格达-4味汤对“幽门结扎”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地格达-4味汤对“幽门结扎”诱导的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50只,分成5组,即正常、模型、地格达-4味汤高、中、低(166.4、83.2、41.6g·kg-1;生药量分别为557、278.6、139.3g·kg-)剂量组,共给药15d,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h,除正常以外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开腹幽门结扎,关腹后单笼饲养18h,腹主动脉取血,取肝脏,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模型......
作者:王欢;红梅;图拉;白梅荣;包明兰;巴根那 刊期: 2017- 01
-
穴位局部沉默对训练大鼠IL-2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阻断足三里穴对训练大鼠IL-2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质粒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组4组,并建立运动模型,对于质粒组大鼠足三里穴加压注射干扰质粒,20μg,阴性对照组大鼠足三里穴注射阴性对照质粒,每穴20μg;生理盐水组大鼠足三里穴注射生理盐水20μL;1天2次,连续注射14d,并检测其淋巴细胞增值反应、IL-2的浓度等免疫学指标.结果:质粒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反应明显......
作者:李琳;金昌洙 刊期: 2017- 01
-
儿童哮喘患者中医证型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儿童哮喘两种中医证型患者尿液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探索两种中医证型分类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GC/MS技术检测儿童哮喘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患者以及正常儿童的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利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及正交偏小二乘法(OPLSA)分析,研究尿液中小分子代谢......
作者:苟小军;王淑玲;孔令万;黄勋;姚俊丽;陈黎;刘华 刊期: 2017- 01
-
代谢组学技术在HIV/AIDS中医证候辨证分型研究中的运用
通过运用代谢组学检测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HIV/AIDS脾肺气虚证、湿热内蕴证患者代谢轮廓及特征进行了良好的区分,两个证型间及与健康对照组间存在明显的代谢特征差异.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结合代谢组学检测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作为证候判定的客观依据,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病例质量不一,提高科研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作者:马素娜;谢世平;王娟;张海燕;张淼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罗汉果的化学成分及其开发应用
- 2 强心宁对CHF大鼠心功能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 3 鲜鹿茸全成分口腔崩解片的稳定性研究
- 4 电针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对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
- 5 川芎嗪黄芪注射液并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30例分析
- 6 十全大补汤对Lewis肺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
- 7 青紫类舌色的色度量化特征研究新探
- 8 改革《金匮》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 9 运气同化、异化与北京地区60年实际气候变化的吻合性研究
- 10 针刺对乙酸诱发大鼠胃溃疡愈合速度和血清中EGF的影响
- 11 HPLC法测定止嗽立效丸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 12 应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
- 13 中医发展将对生命学研究产生深远意义
- 14 温莪术两种产地加工法的饮片质量评价
- 15 针刺治疗脑出血早期102例分析
- 16 中医精准医疗的智慧
-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瘀证患者血浆ET NO的变化及意义
- 18 鼠尾草酚抑制卵巢癌生长及其机制研究
- 19 毫火针项丛刺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观察
- 20 天然药物对胃癌新生血管微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