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2016年第11期文章
  • 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β-内啡肽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清中β-内啡肽(EP)、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分组方法及给药方式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将成年健康SD大鼠3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8.29±7.60)g,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模型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等效剂量,7......

    作者:李婧辉;徐鸿雁;周恒 刊期: 2016- 11

  • 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方法:采用krom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和0.4%磷酸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的检测波长为351nm,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的检测波......

    作者:韦坤璇;罗俊;刘国萍;徐佳佳 刊期: 2016- 11

  • 不同中药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琥珀丸和壮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各60例,对照组以常规药物口服钙尔奇-D片进行治疗,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用琥珀丸和壮骨片,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视为有效,观察治疗前后血钙、血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33%,琥珀......

    作者:邬波;柳椰;马旭;翟良全;杜明昌;谭成波;杨政博;付恂 刊期: 2016- 11

  • 《黄帝内经》的”神本论”研究

    《内经》自问世2500余年来,大多认同其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形神合一和藏象经络学说.再次认真研读后提出:《内经》的核心思想应是“神本论”.全经共提“神”字达176次,养生先养神,诊病先察神,治病先治神.“上守神,粗守形”,“神舍于心”,使心成为五藏之大主.“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结论:西方医学治局部微观的细胞的病,传统中医药学治整体的宏观的证,匡调元体质病......

    作者:匡调元 刊期: 2016- 11

  • 四象脾土四时六气和五脏的理论渊源及其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的意义

    基于易经河洛象数理论及内经对脾土的“中央”之用、四时主事时间(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四时生四脏”的认识,在李东垣《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所构架的“以脾胃为枢的天-地-人”诊治模式启发下,构建了四象脾土模型并提出“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同时,基于中医“藏象”、“时补”理论提出四象脾土“以......

    作者:谢胜;刘园园 刊期: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