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连钱草配方煮丸及其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通过连钱草配方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为研究开发配方煮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鉴别,TLC法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的测量,比较其基本情况.结果:连钱草配方煮丸,TLC法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连钱草配方煮丸具有有颖粒大小均一,密度均匀,流动性好,便于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包装,且疗效可靠,质量标准清晰、稳定可控,调配快速等特点,适合企业大规模生产;同时,......
作者:黄芳;曹岗;葛卫红;岳显可;蔡宝昌 刊期: 2015- 05
-
右归饮促进骨折愈合的佳浓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右归饮不同浓度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获得右归饮治疗骨折的佳浓度,并获得右归饮治疗的佳时间.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0)g,随机分为4组:骨折组、低浓度右归饮+骨折组、中浓度右归饮+骨折组、高浓度右归饮+骨折组,每组6只.造模完成后,骨折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右归饮组灌服不同浓度右归饮汤剂,于造模后3、7、14、21、28d处死大鼠取骨痂进行影像形态学及QPCR检测.结果......
作者:季卫锋;杨成贵;肖鲁伟 刊期: 2015- 05
-
“三辨诊疗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侯丽辉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的检查手段灵活运用王琦教授的“三辨诊疗模式”先辨病,后辨证,再辨体,病证结合,以病统证,辨证论治和辨体论治相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寇丽辉;侯丽辉;王颖 刊期: 2015- 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本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给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2.65%)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
作者:吴建荣;曹志军 刊期: 2015- 05
-
“平人”的内涵解读及其对健康维护的启示
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就是健康状态,《黄帝内经》所提到的“平人”即为健康者.探讨健康是医学永恒的主题,维护健康是医学的宗旨.从词源学的角度及中医文献研究来解读“平人”的内涵,并从养生、预防、治疗三个层面来探讨“平人”内涵对健康维护的启示作用.......
作者:徐铭悦;倪红梅;何裕民;郭盈盈 刊期: 2015- 05
-
针刺手法参数测定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针刺手法作为针灸施术的基础,是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总结、分析并传承针刺手法的特征业已成为针灸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两个角度总结了现今针刺手法参数测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仪器实践,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思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诸如“运动视频”、“红外运动跟踪”等更多技术手段应用于针刺手法参数研究之中,以为中医的量化、规范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参考.......
作者:唐文超;杨华元;刘堂义;高明;胡银娥;徐刚 刊期: 2015- 05
-
子宫肌瘤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UterineLeiomyoma,UL)是育龄期妇女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主要由平滑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组成.但由于与发病相关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迄今为止,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认为其发生发展与气、痰、湿、瘀等因素的长期刺激密切相关,导致气滞、痰湿、血瘀停积于胞宫而成;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子宫肌瘤发生可能与性激素及其受体、细胞增殖与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异常、分子遗传学等方面有关,从中......
作者:沈东成;徐秋霞;杜洁;冯文泽;余成浩 刊期: 2015- 05
-
三七总皂苷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SH-SY5Y细胞NgR1、ROCK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对Nogo-NgR及其下游通路中NgR1和ROCK2mRNA和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维甲酸(retinoicacid,RA)组、三七总皂苷大(640mg/L)、小(320mg/L)剂量组、Y27632组、Y27632+三七总皂苷大、小剂量组,采用缺糖缺氧方法建立SH-SY5......
作者:张晓萌;娄利霞;柴立民;刘炜;史晓伟;朱陵群 刊期: 2015- 05
-
模式识别与中医智能化辨证
目的:探索中医药信息化的路径.方法:从中医信息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和哲学思想,并通过回顾分析10余年来在中医智能化辨证所经历的症状、证、证型、辨证的数字化,以及计量指标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表述研究,比对模式识别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辨证论治数字化为智能化辨证探索了一条路径,但对证的智能化分类和识别还存在不足.结论:可以通过中医病、证、治法国家标准在电子病历中实施,以及中医......
作者:倪荣;彭明德;沈玉强;朱晨曦 刊期: 2015- 05
-
李铁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李铁教授临床诊病善用经方,辩证施治以和为用.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方面,以“凉血散血”理论为指导,创新研究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经验用药“四草四根汤”.并长期从事中药血药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血药体系.他认为:人身不外气血,疾病亦不出气血两端.肝的自然属性及生理特点都决定着其在调节控制气血运行方面的重要性,“气血冲和,万病不生”.若肝疏泄失权,则气不行而致瘀,从而形成各种疾病.因此“从肝论治”也始终......
作者:丁丽;李国林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畲医肚翻痧的诊疗规范及应用研究
- 2 丹参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3 骨伤方冲剂对骨折愈合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冬虫夏草菌发酵粉提取工艺的研究
- 5 基于α频带功率谱分析意境作业对抑郁状态安神解郁效应
- 6 HPLC法测定风痛安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
- 7 防感煎剂含药血清体外抑制甲1型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 8 代温灸膏敷贴穴位防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 9 清除根茎类药材微生物及控制再污染的研究
- 10 血痹学说辨治奥沙利铂药物神经毒性的思路探讨
- 11 排膜汤治疗蜕膜胎盘胎膜残留疗效观察
- 12 痹证的中医治法及常用治痹中药的功效与运用比较
- 13 姜树民教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经验
- 14 金剪刀外用临证举隅
- 15 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证治体会
- 16 口服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的机理及证治
- 17 对脾阳虚状态下自由基损伤变化的探究
- 18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综合治疗探析
- 19 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 20 大黄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