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双参口服液对醋酸泼尼松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双参口服液对长期应用醋酸泼尼松引起的大鼠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纽(NS)、醋酸泼尼松组(Gc)、双参口服液高剂量组(GC+SSH)、双参口服液低剂量组(GC+SSL).根据体重给药,88天后处死大鼠,取背部正中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生长表皮厚度和弹力纤维面积百分比;另取一定质量背部去毛皮肤测定单位皮肤中羟脯......
作者:苏华;张益嘉;苏汉清;赵华;吴铁 刊期: 2010- 05
-
附子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附子对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模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建立SNI模型,于术后第5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L(组Ⅰ),附子0.5g/kg(组Ⅱ),1g/kg(组Ⅲ),2g/kg(组Ⅳ),4g/kg(组Ⅴ)溶于lmL生理盐水中灌胃,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h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
作者:王铁东;刘皎;曲雷鸣 刊期: 2010- 05
-
大黄(庶虫)合剂对免疫低下及正常小鼠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合剂对免疲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分为非免疫抑制组(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组,每组各50只.正常小鼠两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六味地黄组)、西药对照组(卡介苗多糖组)及大黄(庶虫)虫合剂大、小剂量组;免疫抑制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疫低下小鼠,然后分为模型对照组、环+中药对照组、环+西药对照组及环+大黄虫合剂大、小剂量组.各组药物干预后处死小鼠......
作者:乔欣;王笈 刊期: 2010- 05
-
补肾通络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自拟补肾通络方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寒湿痹阻型活动期RA40例,与同期以MTX治疗的寒湿痹阻型活动期RA40例对照.治疗6周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1%,对照组为43.6%;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69.2%;ACR20%改善率治疗组为84.2%,对照组为64.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5.79%,对照组为35.9%;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苏晓;张娜;马青海 刊期: 2010- 05
-
治疗血管性痴呆药物佳配伍筛选的实验研究
目的:分析由临床常用的8味中药组成的血管性痴呆治疗方剂的主药、辅药和相应的剂量.方法:以脑缺血小鼠模型为实验对象,采用正交t值法进行试验设计.观察不同的药物组合对模型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结果:确定了药物的组成和剂量.结论:新的处方可通过改善AChE活性,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能力,对血管性痴呆具有显著治疗意义.......
作者:王振华;秦艳;贾冬;刘畅;盛亮亮;李纪桐;刘文君 刊期: 2010- 05
-
祖国医学尊阳衡通思想美学探析
中医经典素有尊阳、衡通思想,该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一(易)脉相承的,是中医的灵魂,亦是与现代医学融通的基础;试阐述道塞致偏、偏致道塞的双向转化病理模型,及以偏制偏、以塞制塞、偏塞互制的治疗策略,并初步探讨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联系.......
作者:王宏;郭勇;王菲;李华峰 刊期: 2010- 05
-
五运六气学说临床研究回顾
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研究,主要包括疫病及杂病两个方面.其中以疫病的研究为主,除了大量对SARS的回顾性研究外,也有对其他传染性痰病的回顾及预测方面的研究.杂病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是根据发病时间的规律探讨其与发病的关系,二是对患者出生及胎孕期的运气气化特点分析,探讨其对患者生理病理体质及发病证候的影响.......
作者:李星 刊期: 2010- 05
动态资讯
- 1 吉中强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
- 2 《内经》体质理论特色分析
- 3 周仲瑛教授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病机要素分析
- 4 云南燥证用药规律研究
- 5 中药维肝力栓治疗e-抗体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观察
- 6 开痞合剂对实验性CAG大鼠DNA含量的影响
- 7 健脾消瘤合剂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 8 毫火针项丛刺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观察
- 9 补肾中药抗衰老实验研究述要
- 10 胃康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11 道地药材“潞党参”与常用商品党参鉴别研究
- 12 温阳补肾类中药单体治疗支气管哮喘实验述评
- 13 三才思想与《黄帝内经》的三因制宜
- 14 不同产地了哥王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15 三七总皂苷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SH-SY5Y细胞NgR1、ROCK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16 MCAO大鼠不同时相血浆TAT、F1+2、D-二聚体、vWF含量的变化
- 17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荷叶中的荷叶碱
- 18 补肾防衰方对老年大鼠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影响的研究
- 19 中医药学研究方法的解构与特性分析
- 20 疏肝和胃丸对大鼠胃黏膜组织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