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荷叶中的荷叶碱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荷叶中荷叶碱的洗脱条件.方法: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20%~70%的乙醇梯度洗脱,并采用HPLC对其中的荷叶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采用50%~70%的醇梯度洗脱后荷叶碱的总收率达1.3%.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用50%~7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能有效的提纯、富集荷叶中的荷叶碱.......

    作者:封聚强;时书杰;赵骏 刊期: 2008- 04

  • 大翅蓟种油成分研究

    目的:对大翅蓟种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GC-MS联用进行分析.结果:从大翅蓟种油中分离得到23个化学组份,鉴定了其中18个.结论:大翅蓟种油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作者:张建逵;姜泓;康廷国 刊期: 2008- 04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饥消渴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制定抗饥消渴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采用DiscoveryC184.6mm×150mm,流动相:乙腈-水-三乙胺-36%醋酸(30.5:69.5:0.9:1.1),检测波长346nm.结果:在0.14643~2.4410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n=6),RSD1.2%.结论:该方法简......

    作者:宿允昌 刊期: 2008- 04

  • 紫草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麻油提取紫草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左旋紫草素含量为指标,应用正交实验设计,筛选紫草油的佳提取工艺.结果:取紫草加6倍麻油量、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可制备佳紫草素.......

    作者:李玉鸣;韩英华;石峻峰 刊期: 2008- 04

  • 清开灵注射液指纹图谱的HPLC研究

    目的:建立清开灵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选择NUDEO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甲醇-(B)0.5%醋酸梯度洗脱,运行时间65min,检测波长255nm,测定清开灵注射液的指纹图谱.结果:标示出清开灵注射液17个共有峰,以黄芩苷作为参照峰,得出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其非共有峰面积未超过总峰面积的10%.结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清开灵......

    作者:王志红;赵绪元;姚金成 刊期: 2008- 04

  • 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不同提取方法的探讨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不同提取工艺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高低.方法:采用HPLC法,比较了两种不同提取方法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高低.结果:提取方法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明显高于药典方法.结论:该提取方法节省溶剂,重现性好.......

    作者:刘小辉;郭立玮;朱华旭;沈强 刊期: 2008- 04

  • 中医化湿法有关问题的初步研究

    化湿法的形成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为众多医家所重视.通过查阅与湿病有关的主要中医古典医籍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应用化湿法治疗湿病的理论依据及其渊源关系,并根据湿病的3个重要病理环节及不同兼挟证,深入研究化湿法的具体运用.进一步揭示化湿法的治疗规律,为今后相关课题的实验造模、新的化湿法的创立打下理论基础,并有效指导临床,提高化湿法临床应用水平.......

    作者:王键;李姿慧 刊期: 2008- 04

  • 学生眼中的中医临床经典及其教与学——《伤寒论》学习心得集粹

    从评学、评教、评书三个角度对中医专业方向班同学学习心得进行了归纳、整理,真实反映了同学们学习经典的新感新悟新用,并对教师的地位、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赛美;朱章志;蔡文就;张横柳;彭万年;万晓刚;刘敏;吴浩祥 刊期: 2008- 04

  • 神昌注射液对脑栓塞大鼠IL-6 IL-8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昌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脑组织IL-6、IL-8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MCAO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静脉给药7次,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IL-6、IL-8mRNA表达.结果:神昌注射液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脑组织IL-6、IL-8mRNA表达.结论:神昌注射液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减少IL-6和IL-8的表达、减轻其引发的一系列......

    作者:方永奇;梁毅;李翎;林双峰 刊期: 2008- 04

  • 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如何更好地结合?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是关键.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回顾、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概念、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等方面的探讨,认为:应从人才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医古文与外语的学习、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及提高循证能力培养.)重视中西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培养提高诊治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科研能力,激发创新力、注重结合能力的培养并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培养出......

    作者:郭勇;徐玲 刊期: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