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2008年第3期文章
  • 清热消痰散结方对S180荷瘤鼠PGE-2 IL-8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热消痰散结方对热邪干预S180荷瘤鼠前列腺素E-2(PGE-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节作用,探讨它对S180荷瘤鼠肿瘤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腋下种植S180肉瘤细胞株建立肿瘤模型,并用灌胃乙醇的方法建立肿瘤热证模型,利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S180小鼠血清中PGE-2的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热邪干预S180小鼠肿瘤组织中IL-8的含量.结果:成功建立S......

    作者:张霄峰;党海珍;刘占文;魏品康 刊期: 2008- 03

  •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气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气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加味逍遥散治疗,对照组给予芬必得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缓解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道遥散治疗肝郁气痹疗效满意.......

    作者:杨同广;冯兴华 刊期: 2008- 03

  • 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思路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对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选择,动物造模方法,实验动物的给药途经与方法进行文献研究,阐述了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结果: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造模多选用大白鼠、家兔、豚鼠等,方法主要有雌二醇法、雌二醇配合少量黄体酮法、己烯雌酚法及病证结合造模法等.结论:通过乳腺增生病动物模......

    作者:宫少波;李湘奇;宋爱莉 刊期: 2008- 03

  • 胸痹脾胃论治纂要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但心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多由脾胃亏虚而来.辨证论治亦当注重调补脾胃.从脾胃与心的关系、脾胃与致胸痹之实邪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脾胃乃胸痹病因病机的关键,从先哲们注重脾胃治疗胸痹的经验,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运用论述了调补脾胃亦为胸痹治疗的关键.......

    作者:封亚丽;张明雪 刊期: 2008- 03

  • 论阴阳学说对中药药性理论的渗透

    阴阳学说是中医研究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属于富含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古代哲学思想.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提出了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性,而且概括了药性的阴阳属性,提出了药物的应用原则及药物的配伍和应用规律,为药性学说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康欢;崔撼难 刊期: 2008- 03

  • 七情配伍与中药复方毒/效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的:考察七情配伍对中药复方毒/效关系的影响,探讨其内在联系.方法:以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结果为依据,分析总结七情对中药复方毒/效影响及其作用的规律.结果:七情配伍中相须、相使配伍能产生增效减毒效应,相杀、相畏配伍具有减毒增效之功,相反、相恶配伍有潜在的增效作用.七情合和在病证的影响下对复方整体毒/效关系起多样性作用,能使复方毒性小化,疗效大化.结论:中药七情配伍与复方的毒/效关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

    作者:董霞;范颖 刊期: 2008- 03

  • 中风后遗症患者主要证型及其血液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风病后遗症期主要证候分型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指导临床用药,以预防中风病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与证候学研究相结合.结果:在所有证候分型中,气虚血瘀证型占中风病后遗症期47.88%;与健康老年组比较,气虚血瘀证组在血流动力学相关生化指标FIB(g/L)、ηL(10s-1)、ηp(mPa·s)、ESR(mm/h)、IR值、PAgT、VWF:Ag、Fn、ATⅢ:A、PLG上......

    作者:江涛;刘金民;尹岭;王玉来 刊期: 2008- 03

  • 疏肝理气治胃病

    阐述疏肝理气在胃病治疗中的作用,讨论8种胃证的遣方用药方法.......

    作者:张舒雁 刊期: 2008- 03

  • 中医心理学的生物机理探析

    心理的本体是元神和个人模式的整体,中医心理学的研究不能离开本体研究.个人模式是社会和教育背景的结果.中医心理学结合生物学和现代心理学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

    作者:毕京峰;刘家强;王米渠 刊期: 2008- 03

  • 补阳还五汤对肾病综合征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强的松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强的松治疗.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脂、血黏度、24h尿微量白蛋白及排泄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及排泄率下降,血脂及血黏度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补阳还五......

    作者:李小球;耿小茵;陈欣童;叶丽姿;谌朝霞;王红 刊期: 200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