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2008年第2期文章
  • 槟榔次碱对未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槟榔次碱对未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及研究其作用机理.方法:取大鼠卵巢及子宫叉处的子宫角,沿系膜纵轴剖开,置于恒温的平滑肌槽中,连接生理记录仪,观察槟榔次碱对子宫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以及分别加入五种阻断剂后.观察槟榔次碱对子宫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槟榔次碱能显著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频率、振幅,增大收缩面积并呈正相剂量效应关系,而对收缩波的持续时间无明显影响,阻断M-受......

    作者:韩继超 刊期: 2008- 02

  • 柔肝抑纤饮干预血吸虫病小鼠早期肝纤维化形成的研究

    目的:以秋水仙碱为对照,观察柔肝抑纤饮对小鼠早期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别.方法:建立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将动物随机分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感染未治疗组);C组(吡喹酮组);D组(柔肝抑纤饮组);G组(秋水仙碱组).除A组外,各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检测ALT、ALB、PCⅢ、HA、肝组织HYp,行肝脏VG胶原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测定肝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作者:张永;韩宁;陆绍红 刊期: 2008- 02

  • 马钱子碱经皮给药的镇痛作用

    目的:考察马钱子碱经皮给药的镇痛作用.方法: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对不同浓度的马钱子碱溶液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的考察.采用醋酸扭体法,分3次给药,每次间隔10min,末次给药30min后腹腔注射0.6%的醋酸,观察小鼠25min内的扭体数.考察马钱子碱溶液的镇痛效果.结果:体外实验证明2.5mg/mL的马钱子碱溶液透皮速率为47.14μg/(cm2·h);5mg/mL的马钱子碱溶液透皮速率达到11......

    作者:胡巍;陈军;蔡宝昌;高颖;杜运良 刊期: 2008- 02

  • 黄芪保心汤对缺血心肌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复方黄芪保心汤对缺血心肌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以目前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的复方丹参滴丸作对照,试图观察黄芪保心汤对缺血心肌心功能(病理生理)及心肌超微结构(病理解剖)的影响.结果: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功能明显下降,心肌结构改变显著,黄芪保心汤和复方丹参滴丸均能增强大鼠的心肌收缩功能,改......

    作者:陈世宏;叶耘;尚正录;章忱;盛学仕;卫洪昌;尚云;严世芸 刊期: 2008- 02

  • 齐秉慧辨治吐血经验探要

    清代名医齐秉慧诊治吐血经验独特,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①脾虚血停膈中为内因,治当辨寒热虚实;②吐血多兼咳喘,异病同治;③以脉辨病种、病位,脉症合参断生死:④法主甘药理脾健胃,善潜龙雷之火;⑤逆向思维、总结失治、误治经验;⑥博采众长,活法中病.......

    作者:邱立新 刊期: 2008- 02

  • 魏长春学术经验研究

    魏长春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先后行医70年,涉猎很广,尤精于内科疾病调治.介绍魏长春的成才之路,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创新运用.涉及众多后学者运用魏氏学术经验及效方,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验证其在内科急症、呼吸、消化及神经系统等取得的疗效,从而使魏氏的学术思想得以延伸,不断充实,更加丰富,成为祖国医学宝贵的资源之一.......

    作者:裴君;王卫;王会仍 刊期: 2008- 02

  • 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而目前的疗效标准已不适应中医发展的要求,需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可以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模糊数学,以系统论整体性原理和系统论层次结构性原理为指导,对结构复杂、又相互关联的评价指标,考虑各层次之间和内部的相互作用大小及对总体的影响,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评价,创新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促进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研究.......

    作者:罗智博;张哲;张会永;杨关林;陈岩 刊期: 2008- 02

  • 气血津液病变治从脾胃论

    阐述了气血津液与脾胃在生理、病理关系方面的论述和气血津液临床证治的探讨,认为脾胃既是气血津液的生化之源,也是导致气血津液病变的根本所在;由于二者相互间的生理关系,在气血津液因其他原因而发生病变后,也可影响脾胃而致脾胃发生病变.因而,在临证治疗中,无论证情有多么复杂,都应以脾胃为核心,或健脾、补脾、温脾,或运脾、和胃,导滞,治脾胃即所以治气血津液,治气血津液即当从脾胃做文章,启示了治气血津液病的门径......

    作者:柴瑞震 刊期: 2008- 02

  • 早期中西性医学创建史的比较探索

    就早期中医性医学创建史进行了有关的比较研究,其主要内容是:(1)从早年中外性学创始者的特点及性学核心的比较.(2)创建时间的比较.(3)早期代表作的比较.在此三方面中西医医学研究的要点和方式等均各有所长,也各具所短,相互间都值得取长补短,各具所需的发展.东西方在性学的发生、发展和特色等方面均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均需努力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而不断前进,为更快更长地取长补短,端正双方的性学道路而不......

    作者:王明辉;金杰辉;王风雷 刊期: 2008- 02

  • 《淮南子》与运气学说

    包含了丰富的原始运气学说的内容,包括气化学说、五运周期节律、六气周期节律、干支周期节律,丰富的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内容.......

    作者:潘秋平 刊期: 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