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2007年第9期文章
  • 杨少山名老中医脾胃病诊疗经验撰要

    总结杨少山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其学术思想分为以下几部分:①临床辨证需分型,常分为肝胃不和型、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亏虚型、瘀阻胃络型、饮食停滞型,注重治病求本;②临床用药切合病机,治疗脾胃病不忘以和为主;③要畅通脾胃气机,临床以花类药物为首选;④要治愈脾胃病应注意自身的调养.杨少山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临床疗效显著,与上述系统的学术创见是密不可分.......

    作者:何富乐;李航;杨少山 刊期: 2007- 09

  • 王新陆教授从浊论治脂肪肝经验撷菁

    王新陆教授是名中医药专家,经验丰富,他认为脾失健运、浊邪入血是脂肪肝发病的主要病机,治当重在补消化疏,助用援药,同时注意节饮食、惜精神、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作者:胡怀强;周永红;范玉芹 刊期: 2007- 09

  • 胡代槐教授治疗杂病之寒温并用

    胡代槐教授在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尤其对口疮、咳喘、脾胃病、瘿气等疾病的治疗有独道心得,他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衡,治疗宜寒热虚实并调.结合临床病例,介绍胡代槐教授治疗口疮、咳喘、脾胃病、瘿气等疾病的经验.......

    作者:李勇华 刊期: 2007- 09

  • 于敏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经验管窥

    于敏教授从事肾脏病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尿路感染以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等为主要特点,于敏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临床疗效显著,着重介绍其多年临证体会与用药经验.......

    作者:史耀勋;卢建军;田谧;王安娜;于敏 刊期: 2007- 09

  • 杨关林教授治疗胸痹经验

    胸痹的病机有虚实两方面,杨关林教授认为现代人胸痹可多从气虚痰浊血瘀而论,治疗上以益气化痰、活血通络为主,随证加减.......

    作者:张淼 刊期: 2007- 09

  • 不同层次伤寒教材建设构想

    随着中医药院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层次的不断完善,现行教育模式、思路、方法和手段等,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趋势.本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拟从伤寒教学目标的探讨人手,重点讨论不同层次伤寒学教材建设的构想,初浅之处,尚请指正.......

    作者:万晓刚 刊期: 2007- 09

  • 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实验研究集萃

    采用论述与分析的形式,根据大量实验研究结果及文献,从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实验研究入手,探讨中医药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骨代谢以及自由基等的调节作用,认识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提出有必要改进动物模型的设计.......

    作者:傅萍;邓娟 刊期: 2007- 09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免疫性肝炎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免疫性肝炎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0年4月-2005年12月于本院感染科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0人的肝功能、HBV-DNA、抗核抗体(ANA)谱及中医证型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病证规律.结果:ANA阳性和ANA阴性两组患者多数具备肝郁脾虚表现,而兼肝胆湿热型、瘀血内结型、肝肾两虚型表现者ANA阳性组比例明显高于ANA阴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

    作者:卢秉久;杨新莉;王欣欣 刊期: 2007- 09

  • 补气益肾活血汤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气益肾活血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补气益肾活血汤治疗组66例,颈痛灵药酒对照组65例,分别于治疗4周后观察颈背肩疼痛、头痛头晕、上肢麻木、颈部板硬活动受限、臂丛牵拉、压头实验阳性等症状变化,同时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补气益肾活血汤治疗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

    作者:叶世龙 刊期: 2007- 09

  • 天癸论

    天癸是一种源于先天,男女皆有,藏之于脑,是肾中精气蓄极,促进大脑发育成熟,由大脑产生的一种客观存在于血液中的微量体液.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功能.它仅限于生命的某一阶段,即性发育期至性衰竭期发挥作用.中医学所论天癸,近似现代医学生殖轴内涵,又不能完全等同,可谓是对垂体激素和生殖轴所涉及到的多种物质的高度概括......

    作者:叶一萍 刊期: 2007-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