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动物药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述评
从7个方面对近年来动物药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提出了目前动物类药材质量控制研究的问题和以后的趋势.......
作者:刘宇文;熊耀康 刊期: 2007- 01
-
茜草多糖的研究进展
茜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005年版药典记载: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L)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性寒,味苦,归肝经.具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之功.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打肿痛等.既往研究多集中在其醌类成分上[1],近年来,由于对多糖作用认识的加深,茜草多糖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试对茜草多糖的研究进展作一......
作者:尹江宁;高峻玉 刊期: 2007- 01
-
糖尿病中医瘀血证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瘀血和非瘀血2种状态的研究,为中医糖尿病辨证分型和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31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瘀血组和非瘀血组,在体重指数、血压无差异的状态下,对其采血测定血常规、血糖各项、血脂各项、血流变等项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瘀血组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非瘀血组;在全血黏度(高切,中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等项目比较中,瘀血组均高于非瘀血组,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闻智鸣 刊期: 2007- 01
-
应用时间节律防治疾病例析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节律防治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按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多角度因时治疗疾病的案例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临床观察发现,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月经病等常见病,因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根据季节、天气,结合脏腑辨证论治及八纲辨证,掌握疾病发生的时间规律,因时治病,对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丽娟;李永堂;周志华 刊期: 2007- 01
-
心气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关系探析
中医理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而藏神.文章试图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探讨心气虚证,从而探讨心主血脉、藏神的实质.......
作者:许丽梅;赖仁奎 刊期: 2007- 01
-
痹证的中医治法及常用治痹中药的功效与运用比较
目的:探讨痹证的中医治法及常用治痹中药的功效与运用比较.方法:①总结前人对痹证病因与治法的论述;②选择常用治痹中药32味,按祛风止痛、散寒止痛、胜湿止痛、舒经通络、养血活血、益肝柔筋、健脾补肾和补火助阳等不同功效分成12组进行比较.结果:治风痹以祛风为主,兼以散寒除湿,佐以养血活血;治寒痹以散寒为主,兼以疏风燥湿,佐以补火助阳;治湿痹以除湿为主,兼以祛风散寒,佐以健脾益气;治顽痹在祛风散寒除湿的基......
作者:柯年美;柯晖;王小云 刊期: 2007- 01
-
数据库系统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数据库系统在中医药学的现代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中医现代文献检索、古籍原文的浏览与检索、不同疾病的辨证研究、针灸方面的研究以及中药和方剂的检索与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通过对目前数据库系统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加以回顾分析,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分析其不足,对中医药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提出建议.......
作者:张林;许文忠 刊期: 2007- 01
-
升阳益胃汤合腹部按摩治疗胃下垂44例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合腹部按摩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升阳益胃汤为主加减,配合腹部按摩,观察对胃下垂的改善.结果:联合方法治疗胃下垂疗效确切.结论:升阳益胃汤合腹部按摩治疗胃下垂可提高疗效.......
作者:何晓;李卫东 刊期: 2007- 01
-
《黄帝内经》中的春季养生调摄观
《黄帝内经》在其顺应四时自然变化进行脏腑调养的理论中,对于春季养生尤为重视,主要从调情怡性、起居有常、谨和五味、劳作有度、惜精节欲等5个方面对《内经》春季养生理论加以分析探讨,认为其内容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朱永强;丁吉善 刊期: 2007- 01
-
张仲景痹证学术思想探讨
根据仲景经典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相关论述,对张仲景痹证学术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作者:张荣义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全息论与中药鉴定
- 2 刘燕池教授对丹溪治疗思想的发挥
- 3 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 4 毛脉酸模及同属药用植物研究述要
- 5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或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 6 “心肾为先天之本和肺脾为后天之本”探要
- 7 清开灵分散片质量标准研究
- 8 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 9 甘草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10 HPLC法测定妇宁康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 11 新仙灵骨葆胶囊调控成骨细胞G1期调节蛋白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 12 化痰五味散的药效学研究
- 13 颜德馨教授治疗肾炎血尿临证经验浅识
- 14 乳鼠心肌细胞的培养
- 15 GC测定强龙益肾胶囊中丁香酚含量
- 16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48例
- 17 舒金克喘胶囊止咳祛痰平喘药效学研究
- 18 丹苘软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SOCS -3mRNA表达的影响
- 19 朱振铎教授论老年病证治特点
- 20 367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