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5例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是指在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过于频繁,超过了一定范围的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简称复感儿[1].本病往往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以及生活质量,近几年来,笔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获效满意,现将资料......
作者:徐有水 刊期: 2006- 09
-
三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三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从免疫学方向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三痹汤与常规西药联用)31例,对照组(单纯西药)30例,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C-反应......
作者:李松伟 刊期: 2006- 09
-
《证治汇补》对中风病的论治
清代名医李用粹论治中风病别具一格,主要有三因制宜、真中、类中分治,急救倚单方、外治、论治分病位而施,倡补气血、益脾肾、重视防治结合,发挥王履类中学说、审因识病机论治等特色,对中风病理论的发展、完善居功至宏.......
作者:邱立新 刊期: 2006- 09
-
《金匮要略》活血化瘀方的用药特色
活血化瘀方配伍精当,制方严谨,而其药物任用也独具特色,在辨证组方的原则下体现出大黄攻逐、温药辛散、虫类搜剔等特点,对后世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作者:张国铎 刊期: 2006- 09
-
针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尼膜同组,每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眄(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韦氏记忆量表(WecheslerMemoryScale,WMS)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尼......
作者:李国辉;苏秀群;何希俊;何宇峰;赖莹莹 刊期: 2006- 09
-
艾灸百会和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灸百会、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艾灸治疗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7只.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白介素(IL)2、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抑郁模型组动物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艾灸治疗组和阿......
作者:李丽萍;华金双;孙忠人;孙冬玮;黄亮 刊期: 2006- 09
-
高等中医药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中医和传统艺术同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发生、发展、成熟,故它们有着同样的文化底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彻底模糊的思维方式,注重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方式的形象思维.中医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效结合,不仅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更是中医学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作者:沙莎;曾芳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思路
- 2 蓝萼香茶菜提取溶剂的选择及其耐缺氧作用研究
- 3 降浊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 4 半夏3种不同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的比较
- 5 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体外HepG2 Caspase-3活性的影响
- 6 小檗碱甘草酸络盐对GK大鼠的抗糖尿病作用
- 7 血脉宁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表面p-选择素表达影响
- 8 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四格表资料的综合分析及Stata软件应用
- 9 《金匮要略》水液代谢疾病探讨
- 10 腺苷受体拮抗剂—咖啡因对CIA大鼠针刺抗炎作用的影响
- 11 脑宁胶囊对调节动物脑血流量及抗缺氧作用的研究
- 12 钱乙儿科学术思想之特点浅释
- 13 中西医结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82例分析
- 14 常用清热类中药抗Ⅳ型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 15 中医药为主治疗葡萄膜大脑炎的研究述略
- 16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浅探
- 17 肺与皮肤老化相关的理论探讨
-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瘀证患者血浆ET NO的变化及意义
- 19 响应面法优化双夏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 20 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