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黄褐斑中医药临床研究述评
黄褐斑是个人容貌的皮肤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致使气机紊乱.气滞血瘀不能上荣于面生为褐斑,中医对本病的辨证治疗也有许多宝贵经验和独特之处,为治疗黄褐斑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作者:黄冠宇;王旭 刊期: 2006- 07
-
子宫内膜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
子宫内膜炎是盆腔炎的一种,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淋漓出血呈黯紫色血性分泌物及下腹坠胀而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多发于已婚育龄期妇女.......
作者:傅立红;傅珍春 刊期: 2006- 07
-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体会
随着肾穿刺的推广,IgA肾病确诊率逐步提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它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0年内大约有10%~20%患者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属临床疑难病症.目前尚无有效西药,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前途可观.......
作者:郭巍;刘凤荣;赵玉平 刊期: 2006- 07
-
围绝经期妇女的体质探讨
围绝经期妇女的体质的形成与其本身的生理特点,即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暗耗,元气损伤密切相关,同时,与其后天因素,即生活环境、文化程度、职业等也密切相关.这种体质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与否及其发病程度的轻重缓急也密切相关.......
作者:尹巧芝;张吉仲 刊期: 2006- 07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的Bath活动和功能指数评价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占有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
作者:张华东;周广军;赵冰;朱建贵 刊期: 2006- 07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病机错综复杂,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
作者:王琴;卢集森;林智通 刊期: 2006- 07
-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近况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病人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空虚、厌烦、淡漠,认为活着无意义等.......
作者:田明思 刊期: 2006- 07
-
五脏通治法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探讨
2型糖尿病发病率日渐升高,但至今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五脏通治法是笔者多年来在从事糖尿病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中总结出的一套中医治疗方法,该法从通调五脏入手,治疗糖尿病,疗效可靠;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在糖尿病发病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早期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有很好的保护和恢复作用,若把五脏通治法和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起来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的......
作者:王幸栓;欧晓燃;杜杏坤;彭玉华 刊期: 2006- 07
-
中医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思路和方法
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问题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笔者从中医学角度探讨了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内生、气血亏虚、心肾不交、脾肾阳虚、瘀血内阻6个证型,运用中药辨证施治,针灸按摩治疗,同时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精神调养、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调节饮食起居、加强形体锻炼,从而达到了较好的纠正亚健康的目的.......
作者:金明兰;王伟杰 刊期: 2006- 07
-
中医药学现代化及其实施对策浅论
在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迅猛发展,中医药学受到了严峻挑战.在此时刻中医学应该怎样发展,怎样看待自身的历史定位,成了摆在中医药学者面前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作者:刘家强;李昕 刊期: 2006- 07
动态资讯
- 1 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撷菁
- 2 邱幸凡教授从痰瘀论治老年病经验
- 3 透灸法临床应用集萃
- 4 健脾活血通络胶囊对肝硬化微循环和纤维化的影响
- 5 在体低速单向灌流模型考察Hup-A的肠吸收部位
- 6 18世纪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 7 耳鸣耳聋主客观测听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初探
- 8 补肾利尿合剂治疗肾虚型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 9 中医目诊——眼底病理改变的获取与分析
- 10 抗乙肝病毒合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 11 王今觉教授治疗疑难病摭拾
- 12 朱良春教授治疗骨转移癌痛32例分析
- 13 从虚郁毒瘀立法组方对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COX-2mRNA表达的影响
- 14 试述中医阴阳平衡观的实质
- 15 白术茯苓白术茯苓汤及其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大鼠VIP的实验研究——论配伍及剂量对方剂功效的影响
- 16 藿芪益肾颗粒剂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 17 肺心平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ET和NOSmRNA表达的影响
- 18 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与体质相关性的针刺实验研究
- 19 iTRAQ多重化学标记串联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 20 体质及体质因素与中医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