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2006年第2期文章
  • 丹参金对大鼠和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丹参金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致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丹参金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丹参金显著对抗Pit诱发的大鼠心电图T波变化(P<0.05,P<0.01);抑制心肌缺血麻醉犬∑-ST、N-ST的升高,减少CK、LDH的释放(P<0.05,P<0.01).结论:丹参金对Pit诱发的大鼠......

    作者:姚楠;陈洁;喻斌;方泰惠 刊期: 2006- 02

  •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端粒酶已被公认为目前已知的为广谱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在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也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密切,近几年来以端粒酶为靶目标的抗肿瘤研究已取得积极进展.......

    作者:祝利民;徐振晔 刊期: 2006- 02

  • 通心络对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小鼠的抗心肌纤维化作用,为扩大通心络的应用范围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方法: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小鼠模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HE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胶原数量;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电镜、HE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示通心络各剂量组胶原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胶原容积积分示模型组和高剂量组形成......

    作者:忻尚平;程志清 刊期: 2006- 02

  •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生物力学因素的研究现状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同时继发骨质和滑膜改变,而关节软骨退变是OA发病的直接原因.通过阐述发病机制中生物力是如何通过力学信号的传导影响关节软骨代谢,以期为本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志;张晓刚 刊期: 2006- 02

  • 蓄血证病位辨析

    蓄血证始载,由太阳之邪化热内传与瘀血相结,称为太阳蓄血证;由阳明邪热与瘀血互结,称为阳明蓄血证.由于后世医家对蓄血的部位意见不一,蓄血证蓄血的部位成为学者争论和探讨的课题之一.笔者就有关资料进行探讨时发现,历代医家通过将蓄血证的病位具体到人体某一个部位的方法来认识蓄血证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作者:陈林榕 刊期: 2006- 02

  • 中药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对近10年来有关中药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中药治疗脑缺血具有肯定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而实现的,为中药治疗脑缺血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健;樊小农;张占军 刊期: 2006- 02

  • 议肝与胸痹

    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对胸痹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目前已公认胸痹是由于心脉痹阻所致,其病变部位在心,但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心脏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靠的是各脏器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如果任何一个脏器出现问题,都会引起心脏病变,这里仅就肝与胸痹病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下.......

    作者:李英琳 刊期: 2006- 02

  • 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及补体系统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与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补体系统的关系.方法:对9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分为气滞湿阻型、肝脾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并进行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以及补体C3、C4、B因子的测定;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的血CD3+、CD4+、CD4+/CD8+、NK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D8+无明显变化;补体C3、C4、B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肝......

    作者:王小奇;叶蔚;张洁 刊期: 2006-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1概述高脂血症(hyperlipdemia)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指人体内脂肪代谢异常,使血中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和(或)脂蛋白(PLA)增高,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或)载脂蛋白A(APO-A)降低.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钱新红 刊期: 2006- 02

  • 红斑狼疮的治法探微

    探讨红斑狼疮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治疗中要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针对激素副作用、补肾、辨证论治红斑狼疮的发热、养阴和注意祛邪扶正的应用方面入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进行辨证治疗,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鸣九;禤国维 刊期: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