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论小胶质细胞在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研究中的新思路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研究思路.方法:回顾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小胶质细胞和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研究成果,对这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可能影响了小胶质细胞参与脑缺血的损害和修复过程.开展针灸与小胶质细胞的主要研究策略为:针灸对缺血性脑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过程和功能影响的研究;针灸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并认为开展此项研究是进行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的......
作者:陈明明;成泽东;陈以国 刊期: 2005- 09
-
小儿剥脱苔证治探讨
剥脱苔在儿科临床较常见,一般多归究于过敏体质,被认为由单纯阴虚或食积所致.随着舌诊研究的深入,结合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对儿童剥脱苔证治规律的探讨,显得愈发重要.......
作者:阎兆君 刊期: 2005- 09
-
净宫饮配合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净宫饮配合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净宫饮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净宫饮)110例和中药对照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益母草冲剂)110例和空白对照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100例,疗程6天.结果:3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6.37%、90.91%和84%,阴道出血小于14天内比率分别为96.42%、92.73%和84.53%,且阴道出血量与月经量比较,净宫......
作者:宁艳;宁晔;李小球;叶丽姿;粱晨曦 刊期: 2005- 09
-
补脾方药对脾虚大鼠不同组织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验性脾虚不同证型大鼠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差异性,从而阐明补脾方药对脾虚大鼠不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黄酶(DT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揭示补脾方药抗氧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饮食加劳倦等复合因素分别复制脾气虚、脾阳虚及脾阴虚3种动物模型,分别用补益脾气、温运脾阳和滋补脾阴方药进行预防治疗,观察各模型组和治疗组肝细胞线粒体、微粒体后上清和血浆中的脂质......
作者:吕爱平;李德新;林庶茹;夏淑杰 刊期: 2005- 09
-
从体质学说谈中风的治疗和预防
中风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自1990-199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风死亡率高达30%,致残率占存活者的70%[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更好地治疗和预防中风,将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把近年来的体质学说引入对中风病的研究,将中风病的治疗和预防大有裨益.......
作者:郭兴富;过伟峰 刊期: 2005- 09
-
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探究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大城市中有所下降,但仍是国内常见的四大恶性肿瘤之一[1、2].大部分病例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即使已行根治性手术,仍为复发、转移的高危状态[3].近10年来,化疗作为晚期胃癌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抗癌药物不断改进或创新,近期有效率也有所提高,但胃癌的治疗仍未有突破性的进展,晚期胃癌的完全缓解率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短、生存期......
作者:陶丽;杨金坤 刊期: 2005- 09
-
血脑屏障功能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目的:总结近年来中医方药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分析评述.结果及结论:目前的研究来看,中医药干预血脑屏障涉及到单味、复方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研究逐步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从整体宏观研究深入到微观形态学、组织结构学的研究.但其研究多局限于实验室,其对血脑屏障影响的机制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
作者:黄亮;黄燕 刊期: 2005- 09
-
HPLC法测定虎杖中主要蒽醌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虎杖中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用超声波提取;C8色谱柱5μm,1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74:26),用磷酸调pH至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437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大黄酸线型范围为4~4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6.8%;大黄素线型范围为5~5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
作者:伍晓春;陆豫 刊期: 2005- 09
-
论阳虚痰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近年,由于生态改变导致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导致生活紧张等原因,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医学没有COPD这一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症状及特点,应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笔者通过对本病的深入研究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阳虚痰瘀、壅塞气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现就其发病机理报道如下.......
作者:万文蓉;卢泰坤 刊期: 2005- 09
-
血寒证用药思路探析--兼谈各种血分证的基本用药思路
通过分析血分寒证的主治方剂当归四逆汤的配伍机理,探讨血分寒证辨证用药思路--温经散寒药合活血药、补血药为主,适当佐以温补阳气药.兼论其他血分证:血热、血瘀、血虚、血溢的用药配伍思路.以提高中医辨证论治各种血分证的疗效,加强中医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初学者对中医的优势和难点--复方配伍的理解掌握.......
作者:孔祥青;孙世山;屈红 刊期: 2005- 09
动态资讯
- 1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 2 中医正骨仿真系统中正骨手法的评价
- 3 中医妇科学临床带教经验
- 4 灰毡毛忍冬与正品金银花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
- 5 清代医家王清任学术思想探析
- 6 复方中药的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子宫的影响研究
- 7 背部循经推拿对亚健康模型大鼠HPA轴及下丘脑CRH蛋白表达的影响
- 8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 9 温脉通对VSMC增殖及培养液中SOD MDA的影响
- 10 抗毒扶正1、2号方提取液体外抗SRS病毒细胞活性作用
- 11 芩连合剂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溃疡治疗作用的机理研究
- 12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进展
- 13 中医学发展的再思考
- 14 参丹健胰丸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标志物的影响
- 15 艾灸任脉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 16 微透析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 17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 18 愈创营养油对大鼠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VGEFmRNA表达的影响
- 19 活血通络凝胶联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观察
- 20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