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COX-2 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隔药灸、隔麸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环氧合酶-2(COX-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隔药灸组(71例)、隔麸灸组(62例),收集活检结肠黏膜标本(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X-2及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隔药灸组COX-2与TNF-α阳性表达面积和表达平均光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O......
作者:刘慧荣;施达仁;吴焕淦;钟芸诗;李双 刊期: 2005- 06
-
温脉通对VSMC增殖及培养液中SOD MDA的影响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异常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主要病理过程之一[1],抗VSMC增殖就可有效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本实验选择陈淑长教授临床治疗早期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有效方药温脉通,观察其对VSM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测定培养液中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探讨该方抑制VSMC增殖、防治ASO的作用机理.......
作者:路广林;陈淑长;黄启福;葛辛;郝钰;葛芃;牛福玲;崔巍 刊期: 2005- 06
-
中药针灸治疗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针灸治疗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中药针灸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药针灸治疗组采用中药针灸治疗,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愈合时间,并对每个患者作纵向的生存质量测量,分别于手术后、术后24h、治疗2周、停止治疗1个月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进行测量,比较两组的......
作者:张朝斌;温玉玲;张悦 刊期: 2005- 06
-
温阳补肾益气中药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温阳补肾益气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阳补肾益气中药,对照组给予拉米呋啶,各治疗一年.比较两组在治疗前、结束时、停药6个月时T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胆红素(TBIL)变化;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V-DNA定量)、病毒标志物及停药后......
作者:王萍;孔令强;陈彦文 刊期: 2005- 06
-
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与图像技术的探析
中医舌诊的客观化识别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技术革新的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技术、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一些非线性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中医药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多学科、多技术的运用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主流.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作者:莫传伟;武哲丽;陈群 刊期: 2005- 06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RP-HPLC色谱法,ODS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5:65),内含0.01%醋酸;检测波长:251nm;流速:1.0mL·min-1结果:色谱分离良好,在1~128ug范围内成线性关系,Y=4236X+8.436,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1.68%.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作者:石万贞;刘琼华 刊期: 2005- 06
-
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的几点思考
就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提出了几点看法:应着力于建立和发展中药理论,并加以论证、加以科学的规范.临证时当注意从同类药物中选择对病人个体适宜的、可达佳疗效的、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同时注意剂量的个体化.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当为临床所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同样具有治疗功能和毒副作用两重性,进行临床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很有必要.通过中药药理学研究还可探寻中药及方剂的功效所在,开辟新的用途.......
作者:吴洁 刊期: 2005- 06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软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软胶囊中葛根素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水(V:V=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L/min.结果:线性范围0.1594~1.195μg(r=0.99997,n=5),平均回收率102.0%,RSD为1.82%(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无干扰,可用于感冒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沙东旭;段瑞;陈越 刊期: 2005- 06
-
中药单煎颗粒剂利与弊的分析
中药饮片煎剂是几千年来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具有确切疗效与理论基础,迄今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剂型.但是时代在不断进步,中药汤剂有其不便之处,目前有人提出很多改革方法,各有利弊争议.为了适应形势,确保中药临床疗效,笔者对中药配方单煎颗粒剂的利与弊进行调查归纳与分析,以供参考与讨论.......
作者:张筱霞;江照云 刊期: 2005- 06
-
试论中药炮制应用辅料的基本原理
中药炮制应用辅料的历史非常久远,是历代医药学家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结合中医药理论,形成的独特理论.这些理论绝大多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试对中药炮制应用辅料的基本原理做一论述.......
作者:杨粹华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正交设计优化复方田基黄胶囊总蒽醌测定方法
- 2 清热养阴法治疗口鼻咽部放射性反应临床观察
- 3 胸段硬膜外阻滞联合中药对哮喘大鼠IL-12 GM-CSF的影响
- 4 浙麦冬须根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 5 基于黏液分泌特性差异的“肺”与“大肠”津液相求的内涵探讨
- 6 不同体质的中医辨证论治
- 7 中医辨证论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撤减和缓解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良反应的研究
- 8 浙贝乙素及其衍生物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环磷酸腺苷的影响
- 9 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干预下冻结肩盂肱关节运动轨迹特征的研究
- 10 项针配合冰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 11 归脾汤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脾中CD80及CD86表达的影响
- 12 活血止痛膏对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组织观察及IGF mRNA表达的影响
- 13 耳穴贴压法配合滋阴降火中药对真性性早熟女童生长的影响
- 14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取穴规律研究
- 15 通利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16 方剂相似度探析
- 17 桑皮止咳方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 18 天仙子多糖提取工艺
- 19 王新志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
- 20 烧伤液中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