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肾脏病血尿Col-Ⅳ LN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辨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尿Col-Ⅳ、LN水平变化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关系及应用价值及血、尿Col-Ⅳ、LN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慢性肾脏病患者90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血、尿Col-Ⅳ、LN水平,同时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气阴两虚组血、尿Col-Ⅳ、LN高,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失代偿期血、尿Cd-Ⅳ、LN高与其它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血C......
作者:郑京;陈淑娇;刘新迎;丘余良;洪江淮;梁文娜;王智 刊期: 2005- 02
-
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纂要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目前倍受关注的天然活性产物之一.近年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逐渐增多.大量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艾滋病、抗菌、抗过敏、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及药理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对人类的肿瘤、衰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构效关系的研究,对从中草药中筛选出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手段.同时,从实验中获得大量有关构效关系的信息,应尽快写进的教材中,填补......
作者:佟铁光 刊期: 2005- 02
-
RP-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黄芩苷的含量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可测定炎可宁糖衣片中黄芩苷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2:78);检测波长为278nm;流速为1.0mL/min;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黄芩苷在40.2μg·mL-1~321.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4%;RSD......
作者:周静安 刊期: 2005- 02
-
《中医药学刊》2003年载文与引文分析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的载文量、引文量、文献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统计结果.目的是了解本刊作者吸收和利用文献资源情况,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刊以及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现状.供大家参考.......
作者:李春杰;韩明舫 刊期: 2005- 02
-
灵芝液体深层发酵工艺中培养基的制备研究
培养基是人们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组成对菌体生长繁殖、产物的生物合成、产品的分离纯化乃至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下面的实验就是以G3-Ⅰ为菌株,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法,确定了灵芝菌的常规发酵配方,佳碳源、氮源组合及佳发酵工艺参数.......
作者:张玉珠 刊期: 2005- 02
-
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考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症状;发热是SLE活动期的常见表现,尤以低、中度热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中根据SLE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运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嘉熙;黎壮伟 刊期: 2005- 02
-
加减地黄饮子对Aβ1-40所致AD大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实验性痴呆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凝聚态Aβ1-40直接定向注射右侧海马CA1区造成AD大鼠模型,以大鼠跳台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测定脑组织中SOD活性、MDA及脂褐素含量,光镜观察海马病理变化.结果:加减地黄饮子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细胞的退化、变性程度,提高Aβ致痴呆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加减地黄饮子可以通过影响自由基水平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有一定......
作者:谢宁;宋琳;牛英才;邹纯朴 刊期: 2005- 02
-
三七复方成分对炎症所致异常出血Rhesus猴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了解三七复方成分对炎症子宫内膜形态学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hesus猴子宫内膜炎动物模型,治疗组以复方三七成分灌胃治疗,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另设空白对照组,3个疗程后,在预测下一次月经来潮前一天切取三组猴的子宫内膜,固定后置光镜下观察.结果:模型组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改变,内膜上皮坏死,间质炎性细胞增多明显,出血严重,螺旋动脉扩张较明显,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空白组为正常行经前期图像,......
作者:尤昭玲;刘文娥;王若光;付灵梅;马红霞;谭朝阳 刊期: 2005- 02
-
《金匮要略》风湿病治法探要
对关于风湿病的治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有祛风寒湿法,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利小便祛湿法,如麻杏苡甘汤用薏苡仁;微汗法,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温阳祛风湿法,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温中祛寒湿法,如肾着汤;涌吐风痰法,如藜芦甘草汤;外治法,如纳药鼻中、针刺;补肾法,如八味肾气丸;补气养血法,如防己黄芪汤、薯蓣丸.......
作者:黄仰模;赵诗哲;刘丽娟;郑献敏;赵威 刊期: 2005- 02
-
慢性前列腺炎诊治的几个误区浅识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存在一些误区:单纯强调生物医学的原因,忽视社会、心理因素;中医病因重视湿热,忽视肾虚、湿热、瘀滞三者的相互为患;诊断片面强调生物医学指标,忽视心理诊断;治疗重视寻找有效抗菌素、特殊用药途径,单纯清热利湿或滋补肾阴、温肾壮阳,或寻找特效中成药,而忽视本病的综合调理、中西结合、内外并治,特别是心理治疗和生活调养.......
作者:何清湖;刘朝圣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及免疫机制研究
- 2 千佛菌抗突变作用的实验研究
- 3 均匀设计当归人参不同剂量配比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 4 人之衰老肾为其本——试论肾虚衰老说
- 5 晦翁之疑濒湖之证--论朱熹治学思想对李时珍的影响
- 6 广东近代名医陈伯坛生平及著作考
- 7 定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对免疫指标改变的研究分析
- 9 肺癌治疗中运用滋阴法的体会
- 10 黄芪加前列腺E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 11 中药巴布剂亲水性基质的研究进展
- 12 鹿茸对骨关节炎大鼠cAMP/cGMP及TGF-β的影响与归经相关性研究
- 13 鲨鱼软骨素对Lewis肺癌转移的影响
- 14 中药复方糖痹康改善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探讨
-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 16 基于“脾以运为健”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研究思路
- 17 针刺和耳压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及患者胃肠激素水平观察
- 18 WTO与中药现代化
- 19 中药抗肿瘤作用的途径和作用靶位点的研究进展
- 20 川芎嗪黄芪注射液并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3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