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2005年第11期文章
  • 中医药学对乳腺癌新辨治原则初探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巨大顽疾,乳腺癌更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寻找有效治疗乳腺癌药物是一项艰巨任务,现代医学医药制剂中目前还没有完整有效的医疗方案和药物,利用现代科研技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发掘博大精深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是临床当务之急.......

    作者:丁孝文 刊期: 2005- 11

  • 中医症状定量化方法初步研究

    笔者制定的症状评分诊断标准不同于当前的积分法,笔者采用5级计分法,例如:病人主动诉出,显著且持续存在积4分;问出,显著或持续存在积3分;问出,较轻或间断出现积2分;问出,轻微或偶而出现积1分;提问后否认积0分.并且根据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在中医证候中所占比重不同而赋予分值,这种创造性的症状计分法的诊断评分标准,增加了症状量化标准的可操作性,使症状量化更加客观化,避免了掺入主观臆测的成分,使之能够适用......

    作者:李联社;曹贵民;赵广刚;陈学斌;王莎莎;王乾;刘建荣;徐军建 刊期: 2005- 11

  • 冠心病痰湿证研究

    冠心病痰湿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类型,其研究在东汉张仲景时代达到了巅峰,历代以降,均有发挥.近几十年来众多学者对冠心病痰湿证的本质亦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就冠心病痰湿证研究进行了论述.......

    作者:浦斌红;何建成 刊期: 2005- 11

  • 汗清消补四法在肾炎治疗中的运用

    肾炎这一病名祖国医学中虽无记载,但从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规律来看,有许多相类似的内容可供参考.......

    作者:李永堂 刊期: 2005- 11

  • 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中医证型与微生态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通过对生殖道微生态特征的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初步探讨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中医证型与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将54例患者辨证分型与20例正常人对照,以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三方面为研究指标,采用涂片观察、细菌培养及定量测定方法.结果: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优势菌改变、菌群多样性增加,菌群密集度级别按湿热瘀阻型、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依次降低.结论: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是慢......

    作者:廖慧慧;缪江霞 刊期: 2005- 11

  • 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影响

    通过总结近20年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资料,发现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可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促卵泡生长和促排卵;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水平:整体调节性激素及其受体水平;改善子宫内膜促受孕等,从而进一步说明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的恢复及子宫内膜状况的改善确有疗效.......

    作者:张晓红;杨正望;尤昭玲 刊期: 2005- 11

  •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评价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其发病多因微血管病变所致肾小球硬化、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及肾乳头坏死,造成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其发病率国外约占2%,国内0.9%~3.6%[1].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但无法从根本上缓解肾小球血管损害.中医药多靶点作用,多途径起效的特点为DN的治疗开......

    作者: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05- 11

  • 化瘀止血法研究评述

    化瘀止血法,是具中医学术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对近10年来,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实践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目前的研究还主要是临床经验积累和现象学方面的研究.对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相对滞后,提示我们今后应当加强相关内容的研究,进一步阐明其机理,拓展其应用范围.......

    作者:王志红;欧阳竞锋 刊期: 2005- 11

  • 形象与理念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研究

    形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需要全员设计、全面规范、全方位塑造;理念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需要感悟认知、消化理解、确立形成;医院院长、医院领导班子、医护人员的形象设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斌 刊期: 2005- 11

  • 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功能性尿失禁原因颇多,但主要由于中风等神经性疾病引起,多发于中老年及小儿.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治疗该病,效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润峰;陈天安 刊期: 20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