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内科学》病因病机部分教学方法指津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特点的集中体现,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其中,病因病机在中医内科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作者:李运伦 刊期: 2004- 08
-
中医药实验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动物模型的应用
动物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中医药实验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各种造模方法复制的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笔者从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和应用动物模型的意义、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及中医动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谈几点看法.......
作者:黄文华;马居里;韩曼 刊期: 2004- 08
-
中医药学的来源理论形成及其特色溯源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中国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促进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裘索 刊期: 2004- 08
-
经方七则临证应用浅识
笔者并非专门从事、的研究,但在临床中喜欢应用部分经方加减,有自己的临床体会,现分述如下:......
作者:丁敬远 刊期: 2004- 08
-
《伤寒论·自序》考略
对仲景自序,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多数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全盘否定,还有一种即认为,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从序的历史源流入手,通过考证序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明确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自序乃仲景所写.序之内容也很复杂,曹之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①解释书名,交待卷数;②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③介绍学术源流,评论得失;④......
作者:杨佃会;刘一凡 刊期: 2004- 08
-
仲景的中医发展观解读
仲景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已逾一千七百年.仲景吸取了中的六经分证法,并用六经概念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标志出疾病过程中深浅不同并相互联系的六个综合证候.其中体现了六经子系统间的非线性联系及其复杂的立体网络结构:不仅包括了纵向的六经传变,还涵括了横向的兼变证等.作为伤寒病辨证的纲领,它提示的不仅是六经的辨证依据,还有的是中医发展的启示:体质论、整体观、恒动观、多维观、病证结合辨证思......
作者:李筱颖 刊期: 2004- 08
-
张仲景舌诊临证辨证特色诠释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的著名医家,他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功勋卓著,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确立的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至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张仲景不仅是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首创者,他确立的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至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在对中医诊法的贡献中,他不仅是掌握主诉诊断的第一人,也是脉证并重,诸诊合参的先驱.同时也是脉证并重、诸诊合参的......
作者:马居里;严惠芳;刘诤;马永强 刊期: 2004- 08
-
脑肠肽及其受体表达在阐释清热祛湿法机理中的作用与意义
清热祛温法是温病脾胃湿热证常用治法之一,其运脾和胃功效与调控胃肠动力有关.虽然多因素、多系统参与了对胃肠运动的调控,但胃肠组织及血液中脑肠肽及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能基本反应胃肠运动的功能状态.因此,研究脑肠肽及其受体与脾胃湿热证胃肠动力障碍的关系,对阐释清热祛湿治法的作用机理有其实际意义.胃肠激素和调节神经递质及受体表达可能在清热祛湿法调控胃肠动力机制上有重要作用,虽然清热祛温法可改善炎症状态,并......
作者:吕文亮 刊期: 2004- 08
-
严谨·求精·求实·探索--学验俱丰的中医学家夏翔
夏翔,男,汉族,生于1938年1月,上海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任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老年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内科分会主任委员,老年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
作者:肖燕倩;陈旻 刊期: 2004- 08
-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寻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以下简称自考)八纲辨证中某些概念和理论阐述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庄泽澄 刊期: 2004- 08
动态资讯
- 1 坚定不移地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 2 血府逐瘀汤联合利培酮、丙戊酸钠对感染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伴攻击行为MOAS、PAN-SS评分的影响
- 3 补肾利尿合剂治疗肾虚型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 4 天宁饮对硝酸甘油所致偏头痛大鼠行为症状的影响
- 5 以离体肠肌抑制作用评价麸炒炮制工艺对白术药效的影响
- 6 穴位埋线联合东茛菪碱治疗对吗啡依赖大鼠十二指肠表达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影响
- 7 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 8 天然产物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病毒研究
- 9 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 10 新仙灵骨葆胶囊调控成骨细胞G1期调节蛋白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 11 加味猪苓汤治疗乳糜尿26例
- 12 科学界定中医儿科学的内涵与外延
- 13 唐农教授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痴呆病的经验
- 14 愈创营养油对大鼠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VGEFmRNA表达的影响
- 15 电针疗法对于脑电图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 中药调节血脂异常的实验研究述略
- 17 密闭除湿法贮藏中药炮制品的研究
-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进展
- 19 慢支急发期证型与免疫及呼吸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
- 20 微波能辅助提取红景天根多糖及含量测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