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调节的动物实验研究揽要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于女性生殖内分泌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前叶分泌的两种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它们促进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索,雌、孕激素除了作用于子宫及乳腺等组织外,还对下丘脑、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分泌、释放具有正,负反馈性调节作用.本文就1984年以来针刺对女性生殖轴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果;许晓英;杨静 刊期: 2004- 02
-
从脑的位置探析脑病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特点
脑由颅骨裹盖,位处高巅,为人身脏腑之极顶,故脑的位置决定了其病机及证治有其特殊的特点.......
作者:张思超;王涛 刊期: 2004- 02
-
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
探讨了中医体质与证的历史源流、内涵、分类及其特点,以及二者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并指出体质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中医体质学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体质是证的前提和灵魂,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医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中医体质学说真正融入于辨证论治的体系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刘保兴 刊期: 2004- 02
-
欣舒注射液对兔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欣舒注射液对兔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日本雄性大耳白兔30只,用球囊导管剥脱腹主动脉内皮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7d耳缘静脉采血测定血浆GMP-140的含量.结果:对照组术后血浆GMP-¨0活性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中药组可显著降低血浆GMP-140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欣舒......
作者:王承龙;杨积武;林钟香;邵敏 刊期: 2004- 02
-
《内经》五脏阴阳区分的内涵及临床意义浅析
在脏象学说中,总体上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然而,就五脏而言,同样可区分为阴脏阳脏.这种区分形式不仅在理论上表明脏腑特性之不同,而且对临床五脏病的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此予以阐述.......
作者:吴成长 刊期: 2004- 02
-
《内经》消渴病发病理论探要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对消渴病的论述虽未设专篇,但在、约10余篇章中,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传变、治疗、预后等问题均有论述,有些认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从中医学角度研究消渴病仍很有启迪.就对消渴病发病理论论述作一探讨.......
作者:沈浪泳 刊期: 2004- 02
-
NO,NOS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黄芪对其水平影响的研究
对近十年来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黄芪对其水平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表明NO是NOS将L-精氨酸转变为L-胍氨酸过程中的氧化产物,故其表达增加提示NO产生增加,而黄芪治疗可使糖尿病(DM)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基因表达下调,同时减轻DM时肾脏系统所受NO的损伤;从而认为黄芪在改善DN中的NO损害方面有很大作用,研究重点应放在黄芪对iNOS基因表达......
作者:晁梁;金智生 刊期: 2004- 02
-
葛根饮治疗糖尿病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周海平教授在长期治疗糖尿病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基础上针对该病的病机特点创制了葛根饮-2号方,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儒平;周海平 刊期: 2004- 02
-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集释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文献.其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主要分为瘀血说、气阴两虚说、阴虚寒凝说及痰瘀痹阻说,其中血瘀是本病的要点和主要病机.治疗上主要从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益气养阴、化瘀祛痰四方面进行辨证论治及采用针灸、中药外洗等外治疗法.而活血化瘀均贯穿治疗始终.展望:在今后临床研究中应制定严格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该病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谢湘春;李洁 刊期: 2004- 02
-
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的临床观察
2型糖尿病是目前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本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它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糖尿病早期即存在微血管病变,出现眼、肾脏、神经等组织器官的微血管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活性变化,同时观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章少华;傅仁杰;万方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眼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 2 健脾止痒颗粒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 3 百合知母汤对CUMS抑郁症大鼠海马中ERK1/2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影响
- 4 健康的词源学考释
- 5 肺积宁方影响Lewis肺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
- 6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 7 中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作用机制简析
- 8 细辛药材不同部位GC指纹谱分析及药材含量测定
- 9 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钠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 益气养阴方影响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与调节Notch信号表达的关系
- 11 芪藤通络饮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防治机制
- 12 逍遥散对肝郁证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 13 张氏腹三针与传统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 14 佛手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鉴定
-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Ⅰ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 16 援药的源流发展及其内涵与外延考释
- 17 千佛菌抗突变作用的实验研究
- 18 论应象思维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 19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与实验研究态势评析
- 20 卵泡发育不良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