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论经络学说与基因组学关系浅识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经由还原论进入整体论,逐渐进入以改变基因调整自身生命整体的阶段.而传统中医学就是经典的整体论.先进的科学和古老的哲学具有了结合的可能性.中医学的经络理论是可以用来解释基因组的,而基因组也是可以发展和完善经络理论的.......
作者:刘家强 刊期: 2004- 12
-
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衢州市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群的体质特点;探讨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通过对87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654例非高血压病人的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类.采用SPSS10.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中的规律性和相关性.结果:1)两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高血压病组痰湿质、阳盛质、阴阳两虚质显著高于非......
作者:姚晓天;胡炜;程志清 刊期: 2004- 12
-
益视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益视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含量沉淀.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1200-0.60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姜永梅;姜泓;张元桐;陈宇;曲静 刊期: 2004- 12
-
从瘀血论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探析
慢性肾衰竭,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患造成肾结构和功能损害,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征.血凝-纤溶系统紊乱与中医学瘀血密切相关,现从瘀血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郑杨 刊期: 2004- 12
-
淀粉样变性肾病证治评析
淀粉样变性肾病的病机关乎虚、水、痰、瘀四大方面,其中虚是疾病的主因,且始以气虚为多见,随着病程进展则出现阴虚、气阴两虚的病机转化.水、痰、瘀是因虚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其一经形成,则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内积脏腑,外充形廓,从而阻抑脉道,壅塞三焦,障碍气化,从而使临床表现复杂多端.本病的中医辨治可分为痰水瘀阻型、脾肾气虚型、肾阴亏虚型和气阴两虚型等.在治疗上要注意恪守病机,恰当施治;标本兼治,补泻同施;......
作者:刘玉宁;王立红;马军 刊期: 2004- 12
-
《金匮要略》络病理论探讨
中记载了四十多种疾病,其中不疾病属于络病及其相关病证的范畴.张仲景从外邪入络、痰饮阻络、瘀血凝络、络脉空虚和络脉损伤等方面论述了各络病的病因病机,描述肌肤不仁、局部包块、出血症、疼痛、水肿等络病的临床症状,并提出行气化瘀通络、化痰逐瘀通络和虫蚁搜剔通络等治法.对络病的记述,奠定了其在中医络理论发展过程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入研究张仲景络病理论.对于完整理论中医络病理论,提高临床治疗疾病,特别是多种疑难......
作者:程革 刊期: 2004- 12
-
赵献可《医贯·消渴论》浅析
明代医家赵献可创造性地发展了命门学说,就他的是代表作,消渴论篇,即非常突出地反映了其独特的温补学思想.今试作浅析如下:......
作者:焦庆华;张奋蕾 刊期: 2004- 12
-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诠释
中的养生之道是中医长寿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理论.其具有以下特点: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作劳、起居有常、地理环境与养生长寿、恬愉为务、治未病等为养生特点.现代研究认为,长寿,并非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遵循养生之道并付诸行动,定会享遐龄而尽天年......
作者:商铁刚 刊期: 2004- 12
-
《不居集》中的酒伤说浅识
是清代医学家吴澄所撰的论治虚损的专著,成书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全书共五十卷,分上下集.吴澄在中,首创外因致外损说.......
作者:暴连英;原所贤 刊期: 2004- 12
-
南宋大儒朱熹与医药姻缘考
朱熹,是世界文化名人,兼具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的学识与气质于一身,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留下丰厚的精神食粮,至今还在积极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展.南宋大儒朱熹,以常人之态接受医疗,以学者之见推究医理,以名家之文推介医术,以仁者之心嘱修医书,虽非业医之人,但以其一贯认真负责和严格探求真理的态度,对学医者、从医者提出新要求,以提高医疗技术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作者:陈国代 刊期: 2004- 12
动态资讯
- 1 接骨胶囊薄层鉴别研究
- 2 八珍泻心胶囊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 3 槲皮素抗结肠癌的研究进展
- 4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 5 以痈论治肝源性溃疡疗效观察
- 6 形神统一与分子生物学
- 7 止痛消结丸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 8 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皮质显微结构的协同保护效应
- 9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时效研究集纳
- 10 消痛散结1号片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研究
- 11 活血化瘀药防治高脂血症作用机制研究
- 12 山核桃属植物外果皮的形态组织鉴定
- 13 中医正骨仿真系统中正骨手法的评价
- 14 益气通络饮对脑梗塞恢复期凝血机制的影响
- 15 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应用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 16 HPLC法测定宣肺止咳合剂中葛根素的含量
- 17 痛经平抗痛经的实验研究
- 18 玉簪透骨液热敷治疗骨质增生568例
- 19 刘沈林教授辨治消化系恶性肿瘤经验举隅
- 20 人工蛹虫草胞外多糖对卡铂抗癌和骨髓抑制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