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龚去非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浅析
1勤于实践,探索新知先生不但善于总结临床经验,而且敏于探索新知.在7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反复推敲,仔细研索,终于悟出了十分有益的学术见解.......
作者:骆常义;王淑英;万承荣 刊期: 2003- 09
-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特色简析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五脏亏虚,以肾为根本,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以此病机为依据,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作者:邓悦;南红梅;赵贤俊;李光善 刊期: 2003- 09
-
甲状腺疾病证治的研究
甲亢一病根源多于气机郁滞,治疗应理气解郁,本病一般服药时间较长,常用理气药,用之过久、过量则易耗气伤阴,加之本病本身多伴有郁久化热后阴伤的病理,所以在运用理气药的同时,需配伍育阴清热或滋阴潜阳之品,以制之辛燥之弊,又可利于本病郁久伤阴的病理特点.......
作者:吴整军;王素珍;李好义;李淑萍 刊期: 2003- 09
-
不同药材配伍麻杏石甘汤中盐酸麻黄碱定性定量的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药材组合方式对麻杏石甘汤方药中盐酸麻黄碱溶出的影响.方法:将方药组合成15组,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15种组合层析行为无明显差异,盐酸麻黄碱含量以A+C+B+D大.结论:麻黄和石膏,甘草和苦杏仁合煎时盐酸麻黄碱溶出率高.......
作者:尉小慧;毕云生 刊期: 2003- 09
-
毒损肾络是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正在升高,为了更加合理的分析其病因病机,根据临床常见症状,从毒、络病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并且更加完善毒损肾络理论.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索直观化、量化的依据来丰富中医理论的临床指导作用.尽可能早的控制血糖以防止更多的蛋白糖基化转变为AGEs,并阻止或减少ECM过多沉积对防治糖尿病肾小球硬化......
作者:李光善;邓悦;黄启福;南征 刊期: 2003- 09
-
尤昭玲教授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述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肾阳虚,气滞湿阻.临床常见病人婚久不孕,月经量少甚或闭经,腰膝酸软,体胖,胸闷泛恶,情志抑郁,乳房作胀.治疗原则当温肾健脾,行气利湿.......
作者:傅灵梅;马红霞 刊期: 2003- 09
-
刘伟胜教授论治恶性肿瘤经验浅识
刘胜伟教授,从医数十年,对治疗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肿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刘教授,现将刘老师的经验简介于下:......
作者:白建平 刊期: 2003- 09
-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特色探微
中医药治疗AL主要包括辨证施治和单验方治疗,或配合西药化疗.......
作者:王欣 刊期: 2003- 09
-
罗汉果的化学成分及其开发应用
综述了罗汉果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新研究进展.......
作者:周欣欣 刊期: 2003- 09
-
石门穴古今应用与研究探微
石门穴是任脉上手少阳三焦经之募穴,历代医家传为禁针之处,针之无子.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对石门穴的腧穴特性,禁忌,古今应用,现代解剖结构、应用及适应症等,从古今两方面,对石门穴的应用及相关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研讨,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李敏 刊期: 2003- 09
动态资讯
- 1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研究态势评析
- 2 中医博士群体应多出良医上工
- 3 地格达-4味汤对“幽门结扎”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4 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研究
- 5 分阶段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 6 交感神经系统在针刺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 7 大黄素在体外培养的小鼠树突状细胞中的分布
- 8 益气除痞汤对酸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血清胃动素以及胃泌素的影响
- 9 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诱导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IGF-1R、IRS-1及Aβ mRNA表达的影响
- 10 《黄帝内经》中的春季养生调摄观
- 11 穴位埋线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组织MMP-9的影响
- 12 蔡淦教授运用膏方调治虚证的经验
- 13 补肾健脾通络汤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疼痛及中医证候改善分析
- 14 微波治疗仪配用紫翘膏治疗皮肤病203例
- 15 络病辨证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探微
- 16 中医治疗青春期痛经浅识
- 17 中药日光浴家庭干预降低居家新生儿黄疸水平的研究
-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 19 microRNA对心力衰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 中西药联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