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龚去非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浅析
1勤于实践,探索新知先生不但善于总结临床经验,而且敏于探索新知.在7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反复推敲,仔细研索,终于悟出了十分有益的学术见解.......
作者:骆常义;王淑英;万承荣 刊期: 2003- 09
-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特色简析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五脏亏虚,以肾为根本,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以此病机为依据,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作者:邓悦;南红梅;赵贤俊;李光善 刊期: 2003- 09
-
甲状腺疾病证治的研究
甲亢一病根源多于气机郁滞,治疗应理气解郁,本病一般服药时间较长,常用理气药,用之过久、过量则易耗气伤阴,加之本病本身多伴有郁久化热后阴伤的病理,所以在运用理气药的同时,需配伍育阴清热或滋阴潜阳之品,以制之辛燥之弊,又可利于本病郁久伤阴的病理特点.......
作者:吴整军;王素珍;李好义;李淑萍 刊期: 2003- 09
-
不同药材配伍麻杏石甘汤中盐酸麻黄碱定性定量的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药材组合方式对麻杏石甘汤方药中盐酸麻黄碱溶出的影响.方法:将方药组合成15组,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15种组合层析行为无明显差异,盐酸麻黄碱含量以A+C+B+D大.结论:麻黄和石膏,甘草和苦杏仁合煎时盐酸麻黄碱溶出率高.......
作者:尉小慧;毕云生 刊期: 2003- 09
-
毒损肾络是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正在升高,为了更加合理的分析其病因病机,根据临床常见症状,从毒、络病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并且更加完善毒损肾络理论.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索直观化、量化的依据来丰富中医理论的临床指导作用.尽可能早的控制血糖以防止更多的蛋白糖基化转变为AGEs,并阻止或减少ECM过多沉积对防治糖尿病肾小球硬化......
作者:李光善;邓悦;黄启福;南征 刊期: 2003- 09
-
尤昭玲教授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述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肾阳虚,气滞湿阻.临床常见病人婚久不孕,月经量少甚或闭经,腰膝酸软,体胖,胸闷泛恶,情志抑郁,乳房作胀.治疗原则当温肾健脾,行气利湿.......
作者:傅灵梅;马红霞 刊期: 2003- 09
-
刘伟胜教授论治恶性肿瘤经验浅识
刘胜伟教授,从医数十年,对治疗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肿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刘教授,现将刘老师的经验简介于下:......
作者:白建平 刊期: 2003- 09
-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特色探微
中医药治疗AL主要包括辨证施治和单验方治疗,或配合西药化疗.......
作者:王欣 刊期: 2003- 09
-
罗汉果的化学成分及其开发应用
综述了罗汉果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新研究进展.......
作者:周欣欣 刊期: 2003- 09
-
石门穴古今应用与研究探微
石门穴是任脉上手少阳三焦经之募穴,历代医家传为禁针之处,针之无子.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对石门穴的腧穴特性,禁忌,古今应用,现代解剖结构、应用及适应症等,从古今两方面,对石门穴的应用及相关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研讨,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李敏 刊期: 2003- 09
动态资讯
- 1 五脏精气血津液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 2 维药野苜蓿中异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 3 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Meta分析
- 4 扶正排毒片Ⅱ号治疗无症状HIV感染65例临床观察
- 5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辨析
- 6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炎性异常子宫出血浅识
- 7 以代谢物组学为参照介绍血液指纹图谱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方法
- 8 中国中药医学会更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
- 9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荷叶中的荷叶碱
- 10 中医接骨方药治疗骨折的机理探要
- 11 针刺对婴儿痉挛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12 白芍总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 13 周仲瑛教授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病机要素分析
- 14 夏季气温突变对胸痹大鼠心肌损害的实验研究
- 15 张仲景药物配伍规律浅析
- 16 归脾汤加减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8例分析
- 17 重新认识奇恒之腑在中医藏象理论中的地位
- 18 中药早期临床评价
- 19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研究
- 20 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皮肌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瘦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