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费菜不同器官中总黄酮的含量比较及其薄层鉴别
目的:比较费菜不同器官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做含量测定,以芦丁作为对照品,在波长500nm处测定;用聚酰胺薄层层析法做定性鉴别,以槲皮素作为对照品,无水乙醇:水:二乙胺(9:1:0.1)为展开剂.结果:黄酮在0.008~0.048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n=6).结论:黄酮在费菜不同器官中含量高低依次为:老叶(4.079%)、嫩叶(3.514%)、花(2......
作者:陈华珍;陈建伟 刊期: 2003- 11
-
复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浅析
复方,是由其各组成要素(单味药)通过一定的配伍关系而构成,具有一定的治疗功能.复方的拆方研究,对于拆方后形成的各个新组合进行生物效应分析,研究各个组合的作用特点,总结配伍的生物学意义,对分析复方的内在构成和整体性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陈西平 刊期: 2003- 11
-
糖尿病临证治疗研究述评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马丽;陈建伟;李祥 刊期: 2003- 11
-
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研究述评
性早熟属于一种生长发育的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女孩8周岁以前开始乳房发育,10周岁以前出现月经;男孩10周岁以前出现睾丸、阴茎增大等特征为性早熟.小儿性早熟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呈日趋增多趋势,应用中医中药研究治疗性早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性早熟可分为真性、假性及部分性三种类型.真性性早熟,患儿发育顺序与正常青春发育相似,但提前并加速,这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动、......
作者:王静;邢向晖 刊期: 2003- 11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查阅了1994年以来的国内有关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即:临床分型、肾活检病理诊断分类、生化检测、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阐述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汤溟;刘明 刊期: 2003- 11
-
中医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研究述要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重症肺炎,由于病情重,死亡率占儿科住院病历死亡率第一位.近年来,由于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效有所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华 刊期: 2003- 11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述要
多认为可能因精神因素、药物作用以及某些疾病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内分泌功能紊乱,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失调所致持续无排卵.......
作者:游慧;尤昭玲 刊期: 2003- 11
-
小儿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摄要
本病由于正虚于内,常易出现外感、湿热、血瘀等邪实之标证,根据这一特点,目前临床上常分为脾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肺脾气虚等基本证型.......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3- 11
-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研究探要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以手足掌心和指趾处出现水疱样的皮疹为特征,多伴有发热及疼痛性口腔炎.我国于1982年开始有所报道[1].该病多发生于夏季,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笔者对其进展情况做如下综述.......
作者:张雯;韩文宁;王明香 刊期: 2003- 11
-
中药的抗炎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述评
一些中药对各种类型的炎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其主要机理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对抗炎症介质的作用,抑制白细胞趋化、移动和活化,抗细胞粘附,抑制-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以及免疫调节等.......
作者:乔红梅;王锋;席孝贤;贺新怀 刊期: 2003- 11
动态资讯
- 1 吴茱萸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 2 儿童肥胖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 3 不孕症排卵障碍中医机理及与性腺轴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4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中成药及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规律研究
- 5 蒌蒿的研究进展
- 6 腺苷A2A受体在CIA小鼠电针抗炎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7 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内质网IRE1α-JNK通路的抑制作用
- 8 平肺口服液对肺癌恶病质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 9 蒺藜皂苷化学及药理研究概述
- 10 内外合治甲亢的临床观察
- 11 黄芪、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观察与护理
- 12 医疗信息挖掘中大规模复杂数据转置的SAS实现
- 13 升清降糖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 14 现代中医从病因论治阳痿研究现状述评
- 15 补肾活血调周法改善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观察
- 16 董襄国教授治疗精液不液化经验集要
- 17 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证治规律的现代病案分析
- 18 HPLC法测定前列安通胶囊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 19 祛湿消痛流浸膏的制备工艺研究
- 20 中蒙医温病学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与茵达日-4味汤体外抗轮状病毒、抗腹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