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糖尿病性脑梗塞危险因素与干预治疗探要
糖尿病(DM)是脑血管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DM合并CVD是非DM的4~10倍,其中88%为脑梗塞.DM患者3.6%~6.2%发生脑梗塞,发病因素与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流变性异常、高粘滞血症有关,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严密的监测是防治的基础,严格控制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控制血压,控制高粘滞血症及中药活血化瘀的应用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作者:牟吉荣;徐刚 刊期: 2002- 04
-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
近年来,辨证论治成为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无证可辨如何进行辨证论治?有一位老中医居然怀疑辨证论治之价值!有人认为辨证论治应改为辨病论治.本人对此问题有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
作者:邓铁涛 刊期: 2002- 04
-
重症疫毒例案剖析
[病案]党某某,女,27岁.1974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初病发热下痢,3日后因休克即夜送至县医院抢救,翌日上午8时休克得到纠正.下午4时起,突又高热,神识昏迷,经省与地区传染病院多次会诊,采用多种西药治疗无效,已历21天,经病房患者推荐,始邀余诊治.......
作者:王绵之 刊期: 2002- 04
-
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的研究
从类中风概念演变史、类中风新概念的提出、类中风病诊断方案、类中风西医研究概况、类中风辨证论治等五个方面论述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认为类中风概念因与后世中风病概念一致,随着中风病概念的规范化进展,终被中风病的概念完全代替.指出,在中风病的发展史上,类中风病因、疾病的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而又不同程度推动了中风病研究的深入.其中,风眩为本虚标实证,以平肝熄风、活血祛痰为主.......
作者:王永炎;郭蓉娟 刊期: 2002- 04
-
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探
将慢性心衰早中晚三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分析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规律,进而探讨其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得出心衰初期中医多属气阴两虚,以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为主;心衰中期以气虚血瘀痰阻多见,心肌细胞基因表达异常;心衰晚期以心肾阳虚,阳气虚脱,血瘀痰凝水泛为主,存在心肌细胞凋亡,心肌重构的改变.......
作者:张艳 刊期: 2002- 04
-
中医证与垂体-性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中医证的实质和疾病的辨证分型与垂体-性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在证的实质研究中,以肾虚证、肝郁证为主,讨论了不同肾虚证与男女性性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对肝郁证的研究发现: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检测是肝郁证的一个具有特异性的指标,而脾虚证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指出,现代医学许多疾病的诊断以激素的检测作为客观指标,因此从内分泌角度探讨中医证的实质和疾病的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是有意义的研究,垂体-性......
作者:林雪娟 刊期: 2002- 04
-
分子生物学-证实质研究的关键
证是中医对疾病的本质认识.而中医对证的认识历来都是采用不打开人体黑箱的方法来认识的,导致中医证实质研究停滞不前.分子生物学引入中医证实质研究,将使人们从微观层面,即打开了人体黑箱的方法来认识证的本质,为中医证实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武衡;黎杏群 刊期: 2002- 04
-
人参与黄芪配伍免疫作用的药理研究
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含有人参和黄芪复方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从免疫生物学效应和免疫调节效应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人参与黄芪的配伍不仅在抗肿瘤及治疗免疫缺陷病方面具有独特疗效,还有可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认为人参和黄芪这一药对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疾病的预防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方永顺 刊期: 2002- 04
-
颜正华 蒋文照
......
作者: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益元活血汤对恶性肿瘤患者CD31、CD44、Bcl-2/Bax表达的影响
- 2 对《内经》理论体系式教材结构的设想
- 3 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 4 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分析研究
- 5 补肾调周联合清利通络法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疗效及对TNF-α、ICAM-1水平影响
- 6 疏肝和胃降逆活血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 7 清瘟败毒饮影响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NF——кB p65表达的实验研究
- 8 围刺加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
- 9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述评
- 10 利胆软坚方药的急性毒性研究
- 11 IL-4R基因rs12925861、rs3024613多态性与哮喘患者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的相关性研究
- 12 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与思考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 14 电针夹脊穴为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评价
- 15 中医药综合治疗葡萄膜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16 虎杖不同炮制品的实验研究
- 17 益精稳压方对SHR大鼠血压及内皮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 18 痰热清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 19 复方雷公藤汤对肾病大鼠肝脏减毒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 从脾胃论治肺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