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清热解毒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浅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下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近20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概括起来为血栓机制与炎症机制两方面.在炎症机制中,关于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近年来多有报导,这给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以许多启发.......
作者:赵东杰;范群丽 刊期: 2002- 11
-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病因及证治探析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现就其病因做初步探讨,以期对本病的防治有所裨益.......
作者:马婷;邢向晖 刊期: 2002- 11
-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证治相关性辨识
认为过敏性鼻炎其病在鼻而属肺,为哮喘发作的诱因,发病与肾气不足有关,痰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应肺、脾、肾三脏同治.指出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虽为两种疾病,但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马南兰;刘海燕;曹世宏 刊期: 2002- 11
-
血府逐瘀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6例
更年期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患,大多数人可自行缓解,但部分人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需要进行治疗.笔者在临床期间,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2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柴雅倩 刊期: 2002- 11
-
中医药治疗胆石症优势探析
胆石症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的统称,其形成原因是胆道感染、寄生虫栖居、肠道疾患等多种因素导致胆盐的生成障碍或丢失过多,胆汁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多,使胆固醇、胆红素、碳酸与钙相结合而沉淀所致.胆石症无论在国内外都是常见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胆石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作者:王俭 刊期: 2002- 11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
冠心病心绞痛为本虚标实,尤以心气虚为主.通心络益心气而通心络,活血畅脉而止痛.适合痉挛及混合性心绞痛.指出,通心络与鲁南欣康合用,相互协调,可提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吴卫红;曲俐;张群 刊期: 2002- 11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研究进展
从五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研究述展,即:病因与辨证分型研究、专方专药研究、中医药联用治疗研究、动物实验研究、评述与展望.指出: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病方面积累丰富经验,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综合辨证,多环节调理.中药复方治病机理是多环节、多途径的综合效应.......
作者:段学忠 刊期: 2002- 11
-
通痹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分析
笔者1997年8月~2000年5月选用通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0例并与复方丹参滴丸对照比较,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齐泽华 刊期: 2002- 11
-
龙虎蛇丹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2例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毒邪蕴积为其发病之本,故清热解毒化湿法应贯彻治疗的始终.认为:初期多为湿热蕴结,疏泄失司,湿热为病,每胶结难解,湿郁滞血,热郁络阻,稽留日久必致瘀血内生,采用自拟龙虎蛇丹治疗112例,结果治愈42例,好转64例,无效6例.指出,治疗慢乙肝血瘀是不可忽视的病机,活血化瘀是关键一环.......
作者:王修锋 刊期: 2002- 11
-
充血性心力衰竭证治探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晚期表现.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心衰的证治探析如下.......
作者:董波;刘静;司秀春 刊期: 2002- 11
动态资讯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反复性早期流产56例分析
- 2 11种食用菌的粗多糖抗S-180肉瘤的实验研究
- 3 复方薤白胶囊对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 4 RP-HPLC测定血塞通片中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
- 5 蜂毒素对骨肉瘤UMR-106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 6 针刺对吗啡戒断后焦虑模型小鼠脑去甲肾上腺素和血乳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 7 “控帕汤”联合美多巴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 8 太极图潜在的公理揭示人体全息本质秘密
- 9 复方刺五加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10 三金片联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 11 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
- 12 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及颈动脉血流的影响
- 13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评价
- 14 痰瘀同治颗粒对冠心病血脂的影响
- 15 古籍记载的单味解酒中药现代研究进展
- 16 中医心理学的生物机理探析
- 17 静止力量练习和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9例
-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
- 19 右归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 20 祛痰口服液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