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2001年第6期文章
  • 柴葛解肌汤源流证治用药考辨

    柴葛解肌汤系明代医家陶华所创,这首倍受后世医家推崇之名方,在理论上却存在着不少争议.笔者在重温伤寒学派、易水学派有关医家的论著后,对其制方之旨、主治病证及组方用药,有了新的看法,今不揣浅陋,陈述如下:......

    作者:贾波;赖玉琴;张苏惠 刊期: 2001- 06

  • 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要

    方剂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广西与伍基本原则,并载方13首为例,为医方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吴依娜 刊期: 2001- 06

  • 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张珍玉教授教学经验述要

    张珍玉教授幼承家学,基础扎实,博闻强记,学验俱丰.1958年调入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山东中医学院的前身)任教,如今虽至耄耋之年,依然身体强健,思路敏捷,坚持工作在教学、临床第一线.在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为中医事业的兴旺发达,精心培育着许多人才.张老严谨的治学态度、豁达的处事原则,对学生的影响颇为深刻.张老在教学中既注重传道授业、又强调教书育人,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成为后学效仿的楷模.......

    作者:张庆祥 刊期: 2001- 06

  • 《灵枢》针刺补泻原则及手法

    对《灵枢》针刺补泻进行初步探讨.《灵枢》针刺补泻首先是针对虚实而言,《灵枢》制定针刺补泻原则,归纳有迎随、徐疾、捻转、提插、开合等几种针刺补泻手法,这些针刺补泻原则和补泻手法为后世针灸学家所遵循.认为《灵柩》针刺补泻理论对当代针灸教学、临床、科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针灸,应了解和掌握《灵柩》针刺补泻的内涵.......

    作者:凌楠 刊期: 2001- 06

  •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释义

    中药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上下内外的几种趋向,这种趋向是和疾病表现出来的趋向相对而言的.升降浮沉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药物作用的趋向上对中药功效的形象概括.中药升降浮沉具有固有性、特殊性、双向性、不显性和可变性.指出,炮制与配伍是改变升降浮沉的重要因素;有些药物功效表现出两方面作用趋向,既可升浮,又能沉降.正确、全面地认识中药升降浮沉对于临床合理、高效地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海波 刊期: 2001- 06

  • 胃粘膜异型增生的微观辨证分型与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粘膜异型增生中医微观辩证分型与细胞核DNA含量及临床随访结果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医脏腑辩证理论与图象分析的方法对12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进行内镜下微观辨证分型与细胞DNA含量及倍体定量分析,同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结果:胃络瘀滞型与胃络灼伤型胃粘膜DNA含量、超二倍体、超四倍体细胞百分数及核平均面积、周长、体积均较胃热型与胃寒型明显增高,有显著意义(p《0.05~0.01),DNA含量直方......

    作者:林一帆;周学文;王长洪;胡家露;陈希陶;夏天;丁华野;马福成;张沥 刊期: 2001- 06

  • 脾胃与男性之性相关理论浅探

    通过研究中医古代文献及现代医学对男性性器官、性生理、性病理、性治疗的认识,概括地阐述了脾胃在男性性活动中的生理功能及在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脾胃所主之水谷精微物质是性反应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物质,性反应就失去了存在条件,性涉及天癸、肾、脑、心、肝、肺等器官的功能状态,但脾胃确在性医学中充当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应受到充分重视.......

    作者:刘建荣;曹继刚;白兰花 刊期: 2001- 06

  • 脾肾阴虚证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比较研究

    探讨实验性脾、肾阴虚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经典方法分别复制了脾阴虚证和肾阴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并对比了两种模型大鼠和相应治疗组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心肌黄酶(DT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脾、肾阴虚模型大鼠LPO升高,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且组间差异显著.滋脾阴和补肾阴药物具有降低LPO,升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结论:脂质......

    作者:吕爱平;李德新;易杰;林庶茹;夏淑杰 刊期: 2001- 06

  •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分型治疗浅析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且以溃疡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更由于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又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作者:谭丹 刊期: 2001- 06

  • 针刺治疗体位性神经损伤三例例析

    周围神经损伤因体位不当导致神经干受压、神经功能丧失而发生一过性肢体瘫痪者并不多见.现将诊治的因劳动体位、睡卧势不当等原因发生神经干受压而致肢体瘫痪病案3例报告如下:......

    作者:董文毅;傅景兰;傅景兰;丁涛;吴操;樊丽姿 刊期: 200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