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介绍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本刊栏目设置
博士导师新论、国家项目点击、省级项目平台、专家共识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社征稿要求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凡投本刊的稿件一律不收审稿费。

  来稿应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要求立题新颖,资料真实,方法科学,统计合理,结论推导合乎逻辑。数据应准确,有可重复性,应做统计学处理。诊断和疗效标准应注明出处,使之具有权威性。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若作者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请勿一稿多投。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请自留底稿。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如被刊发,其复制权、发行权、优先数字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稿酬均由本刊一次性支付。

  文稿的格式要求如下。

  1 文稿的构成、首页注释、层次标题

  文稿的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以上5项建议均翻译成英文)、中图分类号、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当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作者。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部、省、市级以上基金或相关项目,应予说明,并附基金证书拍照图片或扫描件(本刊可优先录用)。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本刊,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至本刊。

  首页地脚注释按以下格式。

  ————————

  收稿日期: yyyy-mm-dd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具体到市县),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通讯作者:姓名,(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具体到市县),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

  文稿的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左顶格书写,不同层次序号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1、1.2、1.3、……;三级标题使用1.1.1、1.1.2、1.1.3、……。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①、②、③、……;a)、b)、c)、……等书写。文稿的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例如:图1、表2、文[3]、式(4)、定理5。

  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

  中文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避免使用简称、缩写、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名词。尽量不设副标题。。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署名顺序排列。各作者之间以“,”分隔。在编排过程中如需改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不同机构之间以“;”分隔。

  文章必须有中文摘要、关键词。摘要不少于200汉字。要求以第三人称撰写,其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独立成篇,不分段,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关键词应有3~8个关键词。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缩略语应先写中文全称。

  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

  3 英文部分

  英文文题的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其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符。第一个词不用冠词。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作者姓名 其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例如:WANG Da-zhong。

  作者机构的英文 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

  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不少于100个英文单词,缩略语应加以说明。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1)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2)尽量使用简单句;3)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4)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5)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6)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

  英文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应。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除专有名词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

  文稿作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地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量的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量符号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符号之间, 留一英文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体重每天每千克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1·d-1或mg/(kg·d)。

  5 数字和字符的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物理量量值,非物理量的量词(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计数的数字,文后参考文献(古籍除外)著录中的数字。应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词组中的数字,古籍参考文献标注中的数字。

  单一字母量的符号、变量符号、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一般函数符号等使用斜体。多个字母组成的量的符号:除特征量使用斜体以外,一般使用正体。

  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使用黑斜体。使用正体的情况有:国际标准单位(SI)词头和量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叙述性文字、化学元素符号、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π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00~999之间。

  数值中的小数点后位数,全文应保持统一。

  7 插图

  插图应当清晰,有自明性。插图应随有中文文字清晰明了表示,顺序为插图、图注、图题。插图应放在引用该插图的文字自然段之后。

  8 表格

  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表格内容不与文字、插图重复,顺序为:表题、表格、表注。表格宜用“三线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需注释处,用*、▲、#等表示。

  9 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表的著录原则

  1) 本刊所发表科技论文必须列出参考文献表,以便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详细出处,提供论文论点的科学依据,反映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的传承关系,表示作者的严肃科学态度,尊重研究人员(不仅包括其他研究人员,也可以包括该文作者)的前期研究成果。

  2) 所引用文献必须是作者本人直接阅读过的、正式出版的、最主要的、最新鲜的相关文献。

  9.2 参考文献著录表的一般要求

  1) 参考文献表应放在论文的结论之后。

  2)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3) 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5条。

  4) 建议:中文的参考文献,在原文参考文献之后,附加英文译文。文献译文与文献原文共用一个引文编号。并在一文之后,加注“(in Chinese)”。

  9.3 作者人名的表示方法

  1) 作者人数不超过3人的,全体姓名都写;作者人数超过 3 人的,前3人的姓名都写,余者不写,后面加“,等”或“, et al”。 人名之间用“,”分隔。不用“和”或“and”。

  2) 不论中国和外国的作者,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

  3) 西方作者的姓名中,名字部分缩写,但是缩写后不加缩写点。

  4) 拼音写法书写的中国作者姓名只分为“姓”、“名”两段。“姓”的全部字母都大写,“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中间加连字符。


期刊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发文量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往期文章
  •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对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从对子宫形态及活动的变化,对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的变化,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对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因子的影响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简要展望.......

    作者:傅萍;马娴 刊期: 2007- 05

  • 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Th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以及清心Ⅱ号的干预作用

    目的:初步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慢性期Th细胞凋亡的部分调控机制,并观察清心Ⅱ号对这一环节的干预作用.课题的完成将为进一步阐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及清心Ⅱ号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方法:按照文献方法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清心Ⅱ号治疗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治疗组给予清心Ⅱ号水溶液灌胃.疗程结束后分别采集T细胞......

    作者:程志清;刘宏飞;张娟;姚航平 刊期: 2007- 06

  • 海珠益肝胶囊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神经肽SP VIP 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海珠益肝胶囊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神经肽SP、VIP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离小鼠淋巴细胞,经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培养6h后,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比例: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脑垂体中SP、VIP含量.结果:在模型组,外周血和脑垂体中SP含量较正常组......

    作者:黄育华;晏雪生;彭亚琴;明安萍;盛国光 刊期: 2007- 11

  • 醒脑静对高血氨大鼠脑内CREB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醒脑静改善高血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A组),高血氨模型组(B组),醒脑静治疗组(C组),Morris水迷宫观察动物空间学习记忆的变化.大鼠处死后,检测血氨,RT-qPCR检测大鼠脑组织CREB(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elementbindingprotein)基因的表达,wester......

    作者:陈未来;潘陈为;郑国庆;诸葛璐;林巍;张庆元 刊期: 2014- 09

  • 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择时用药治疗营卫不和型失眠40例

    为观察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择时用药治疗营卫不和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以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治疗营卫不和型失眠患者40例,所有患者采用择时早晚异药的给药方式,服用中药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Epworth困倦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中医证候量表的变化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表明醒寤晨方和安寐晚方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各量表积分值,临床疗效为92.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说明醒......

    作者:滕晶 刊期: 2007- 07

  • 脾虚证大鼠肝组织端粒长度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脾虚证大鼠肝组织的端粒长度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脾虚衰老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饮食不节和劳倦过度结合法建立脾气虚证模型,然后分别采用苦寒法和辛热法建立脾阳虚和脾阴虚证模型.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比色法和Southernblotting杂交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端粒(Telomere)长度.结果:与正常......

    作者:王彩霞;崔家鹏;吕爱平;柳承希;秦建设 刊期: 2007- 12

  •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综述了反流性食管炎的有关研究状况.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较多发的疾病,是由于机体保护性和损害性因素失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不难,但隐性GERD诊断不易,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24h食管内PH监测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目前该病的诊断多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证实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证实有食管炎.内科治疗的原则是:(1)减少胃食管反流;(2)减低反流物的酸......

    作者:郑国静;齐达春 刊期: 2004- 02

  • 中药消毒剂应用于口腔硅橡胶印模消毒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中药消毒剂对口腔硅橡胶印模消毒效果及材料精确度影响,探讨中药消毒剂应用于口腔硅橡胶印模消毒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以ADA(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标准模具制成的口腔印模200个,依据印模材料不同分为100个加成型,100个缩合型,每种印模根据使用消毒剂情况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体积分数分别为10、5、2.5%),戊二醛组(2%)),各组根据试验菌株分为金黄色葡......

    作者:刘凤英;杨凯成;赵建广;刘珊珊;段艳浩;陈彦平 刊期: 2017- 03

  • 中药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剂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根据辨证选用中药颗粒剂治疗)和对照组30例(选用与中药颗粒剂配方相同的中药煎剂),用睡眠障碍改善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儿童睡眠紊乱量表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睡眠质量均有显著改善,改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治疗后两组匹兹堡评分及睡眠紊乱量表指数评分均减少,两组间评分......

    作者:陈凤媚;马书鸽;张晓莹;邓雪梅 刊期: 2013- 10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4例分析

    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西药丙基硫氧嘧啶(PTU)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辨证施治6个月.基本治则对甲亢以气虚、阴虚为本,重在益气养阴,同时佐以清热平肝、化痰散结、养心安神之品.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心悸,易怒,失眠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T3,FT3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疗效显著.......

    作者:郑姜钦;吕绍光;李;红 刊期: 200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