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7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7717
  • 国内刊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介绍

               《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本刊栏目设置
博士导师新论、国家项目点击、省级项目平台、专家共识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社征稿要求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凡投本刊的稿件一律不收审稿费。

  来稿应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要求立题新颖,资料真实,方法科学,统计合理,结论推导合乎逻辑。数据应准确,有可重复性,应做统计学处理。诊断和疗效标准应注明出处,使之具有权威性。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若作者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请勿一稿多投。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请自留底稿。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如被刊发,其复制权、发行权、优先数字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稿酬均由本刊一次性支付。

  文稿的格式要求如下。

  1 文稿的构成、首页注释、层次标题

  文稿的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以上5项建议均翻译成英文)、中图分类号、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当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作者。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部、省、市级以上基金或相关项目,应予说明,并附基金证书拍照图片或扫描件(本刊可优先录用)。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本刊,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至本刊。

  首页地脚注释按以下格式。

  ————————

  收稿日期: yyyy-mm-dd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具体到市县),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通讯作者:姓名,(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具体到市县),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

  文稿的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左顶格书写,不同层次序号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1、1.2、1.3、……;三级标题使用1.1.1、1.1.2、1.1.3、……。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①、②、③、……;a)、b)、c)、……等书写。文稿的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例如:图1、表2、文[3]、式(4)、定理5。

  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

  中文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避免使用简称、缩写、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名词。尽量不设副标题。。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署名顺序排列。各作者之间以“,”分隔。在编排过程中如需改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不同机构之间以“;”分隔。

  文章必须有中文摘要、关键词。摘要不少于200汉字。要求以第三人称撰写,其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独立成篇,不分段,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关键词应有3~8个关键词。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缩略语应先写中文全称。

  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

  3 英文部分

  英文文题的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其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符。第一个词不用冠词。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作者姓名 其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例如:WANG Da-zhong。

  作者机构的英文 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

  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不少于100个英文单词,缩略语应加以说明。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1)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2)尽量使用简单句;3)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4)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5)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6)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

  英文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应。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除专有名词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

  文稿作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地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量的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量符号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符号之间, 留一英文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体重每天每千克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1·d-1或mg/(kg·d)。

  5 数字和字符的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物理量量值,非物理量的量词(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计数的数字,文后参考文献(古籍除外)著录中的数字。应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词组中的数字,古籍参考文献标注中的数字。

  单一字母量的符号、变量符号、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一般函数符号等使用斜体。多个字母组成的量的符号:除特征量使用斜体以外,一般使用正体。

  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使用黑斜体。使用正体的情况有:国际标准单位(SI)词头和量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叙述性文字、化学元素符号、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π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00~999之间。

  数值中的小数点后位数,全文应保持统一。

  7 插图

  插图应当清晰,有自明性。插图应随有中文文字清晰明了表示,顺序为插图、图注、图题。插图应放在引用该插图的文字自然段之后。

  8 表格

  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表格内容不与文字、插图重复,顺序为:表题、表格、表注。表格宜用“三线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需注释处,用*、▲、#等表示。

  9 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表的著录原则

  1) 本刊所发表科技论文必须列出参考文献表,以便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详细出处,提供论文论点的科学依据,反映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的传承关系,表示作者的严肃科学态度,尊重研究人员(不仅包括其他研究人员,也可以包括该文作者)的前期研究成果。

  2) 所引用文献必须是作者本人直接阅读过的、正式出版的、最主要的、最新鲜的相关文献。

  9.2 参考文献著录表的一般要求

  1) 参考文献表应放在论文的结论之后。

  2)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3) 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5条。

  4) 建议:中文的参考文献,在原文参考文献之后,附加英文译文。文献译文与文献原文共用一个引文编号。并在一文之后,加注“(in Chinese)”。

  9.3 作者人名的表示方法

  1) 作者人数不超过3人的,全体姓名都写;作者人数超过 3 人的,前3人的姓名都写,余者不写,后面加“,等”或“, et al”。 人名之间用“,”分隔。不用“和”或“and”。

  2) 不论中国和外国的作者,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

  3) 西方作者的姓名中,名字部分缩写,但是缩写后不加缩写点。

  4) 拼音写法书写的中国作者姓名只分为“姓”、“名”两段。“姓”的全部字母都大写,“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中间加连字符。


期刊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发文量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往期文章
  • 金元时期医家学术繁荣特色之感悟

    金元医家,学有渊源,又不拘本本;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倾听临床实践的声音,尊重客观临床实践方面的收获,这是他们取得自身学术成就的根本要则.他们没有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弘扬了中医学本身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实用科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让理论自觉地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在实践的检验中来证实原有的理论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作者:徐建云 刊期: 2003- 08

  • 祛瘀生肌法对皮肤实验性创面修复的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祛瘀生肌法对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日本纯种大耳白兔20只,在兔背部头侧1/3处,脊柱旁开1.5cm区域,左右对称,做2-3个创面,面积4×5cm2,采用自身对照法,随机确定左右创面为实验组或对照组,分别在造模后3、5、7、9、14、18天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中心及边缘组织块,光镜下观察创面组织形态.结果:祛瘀生肌法在创面修复早期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03- 12

  • 人参药对功用探析

    通过对3类9对人参药对功能的分析,探讨人参药对的配伍规律.人参配伍附子、五味子、熟地,益气固脱-回阳、敛阴、补血;人参配伍白术、胡桃肉、茯神,益气补(治)脏-健脾、补肺、宁心;人参配伍天花粉、当归、鹿角,益气生质-生津、生血、生阳.充分说明人参药对实为补益方药的代表药对.......

    作者:王鸿燕 刊期: 2009- 03

  • 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弓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弓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雄性,12只,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复方罗布麻组,每组12只,同源雄性京都威斯特大(WKY)12只作为对照组.灌胃给药45d后,采用TUNEL标本制备,检测法测定大鼠主动脉弓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中出现大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中药......

    作者:谢鑫;陈磊;苗嘉芮;刘文俊;陈靖;吴成举;张立德 刊期: 2018- 06

  • 降糖植物多糖来源及其降糖活性研究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天然植物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已被学者深入研究.在综合分析近5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报告用于降糖的植物多糖的来源、多糖的类型及多糖的降血糖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多糖降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侯小涛;何耀涛;杜正彩;邓家刚;郑鑫;庞国凤;张金玲 刊期: 2017- 02

  • 张良骥主任医师论治头痛7方及运用经验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它可以按病机分型,按部位、按经络定名,如肝火头痛、阳明头痛、偏头痛等等.西医学感染性发热、高血压、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及血管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综合征、颈椎病头痛均可参照中医对头痛的辨证论治.......

    作者:张燕;张振雷;张良骥 刊期: 2008- 04

  • 黄芩苷金属离子配合物药效学作用概述

    近年来,针对中药黄芩的研究持续升温,国内外学者就黄芩的药理作用在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分子、基因水平上作了大量研究,而且多以黄芩活性成分提取为基础,针对某一特定成分及其变体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黄芩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细胞凋亡等方面.本文拟从黄芩成分中具有代表性的黄芩苷入手,介绍国内外针对其药效学作用的研究概况,为黄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作者:王乐;孟庆刚;徐珊;杨巧芳 刊期: 2007- 04

  • 气机理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气是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处不有,时刻推动、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因此,治则、遣药组方亦应遵循升降沉浮之理.药味的辛甘酸苦成及寒热温凉,决定着其功用的升降沉浮;其脏腑归经则决定该药侧重于调节某一脏腑的气机运动.......

    作者:卢秉久;阎斌;杨新莉 刊期: 2007- 04

  • 不同产地和品种木瓜及其酒制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和品种的木瓜及其酒制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SB-C18(4.6mmx250mm,5um);流动相:乙腈:磷酸缓冲盐(pH=6.8)70:30;流速:1.OmL·min~-1;检测波长:207nm;柱温:25℃.结果:齐墩果酸在11.48~149.24μg·m~-1范围内(r=0.999)线性关系良好,熊果酸在8.03~104.42μg·m......

    作者:陈建真;敖志辉;陈建明;陈彬 刊期: 2011- 10

  • 温化降脂汤治疗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100例

    笔者运用具有温补脾肾功能的温化降脂汤,观察治疗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100例,并以非诺贝特片对照观察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刘顺安 刊期: 2001- 01